他们用特制的钢刷和研磨膏,一点一点地清理炮膛内的锈迹和积碳。
然后,萧孚泗取出自制的膛线刻刀,在炮膛内刻出均匀的螺旋纹路。
"这是..."王铁锤瞪大了眼睛。
"膛线。"萧孚泗解释道,"炮弹旋转飞出,会更稳定、更精准。西洋人早就在用了。"
接着,他们改造了炮闩结构,加固了炮架,并在炮身加装了简易的瞄准具。
最后,萧孚泗取出一个小瓷瓶,倒出一些淡黄色的粉末。
"新配方的火药,燃烧更充分,烟雾更少。"他小心地将火药装入炮膛,"明日让那些将军们开开眼界。"
次日清晨,靶场。
吉字营的主要将领几乎都来了,连曾国荃也亲自到场。
刘连捷抱着双臂,一脸等着看好戏的表情。
"九帅请看。",萧孚泗指向三百步外的三块木靶,"标下请求连射三发。"
曾国荃点头示意开始。
第一发,炮弹呼啸而出,正中左侧木靶中心,木靶应声粉碎。
第二发,中间木靶同样被准确命中。
第三发,右侧木靶也被彻底摧毁。
全场鸦雀无声。刘连捷的下巴几乎掉到地上。
"这...这不可能!",他冲到火炮前仔细检查,"这还是我的'老将军'吗?"
萧孚泗平静地说:"还是那门炮,只是做了一些小改进。若用全新铸造的火炮,效果会更好。"
曾国荃眼中精光闪烁:"萧先生,你需要多少人手和材料,尽管开口。本帅要你在一个月内,改良吉字营所有火炮!"
自此,萧孚泗在吉字营的地位彻底改变。
他不仅获得了充足的人力和物资支持,曾国荃还特批他从各营挑选两百名聪慧的士兵,组建专门的炮术队,由他亲自训练。
接下来的日子里,吉字营的火炮营地日夜炉火不熄。
萧孚泗不仅改良了现有火炮,还设计了几种新型的攻城炮。
他引入了标准化的弹药生产流程,确保每一发炮弹的重量和形状都完全一致;
他改进了火药配方,使得爆炸威力更大而烟雾更少;
他甚至设计了一种简易的测距仪,帮助炮手更准确地判断距离。
一个月后,吉字营的火炮部队焕然一新。
六十门经过改良的火炮整齐排列,炮身闪着寒光,曾国荃检阅时,满意地连连点头。
"九帅,是时候试试这些宝贝的威力了。"
萧孚泗建议道,"安庆外围的菱湖炮台,可以作为第一个目标。"
菱湖炮台是安庆外围最重要的防御工事之一,太平军在此布置了二十多门火炮,控制着通往安庆的主要水道。
此前吉字营曾两次进攻,都因炮火压制而伤亡惨重。
曾国荃沉思片刻,拍案道:"好!三日后进攻菱湖。萧孚泗,你的火炮部队打头阵!"
同治二年正月十八,菱湖之战打响。
黎明时分,吉字营的炮队已在菱湖东侧的高地上布置完毕。
萧孚泗亲自指挥十二门最精良的重型劈山炮,瞄准了湖对岸的太平军炮台。
晨雾中,太平军的旗帜隐约可见。他们的炮手显然也发现了湘军的动向,正在匆忙调整炮口。
"测距。"萧孚泗下令。
两名炮手立即使用新制的测距仪测量距离:"四百二十步,风向东北,风力二级。"
萧孚泗迅速计算着射击参数:"仰角提高半度,装药减少一两,以抵消风力。"
炮手们熟练地调整着火炮。与过去混乱的炮击不同,现在每门炮都按照统一的标准操作,确保火力集中。
"开火!"
十二门火炮同时怒吼,炮弹划破晨雾,精准地落在太平军炮台上。
第一轮齐射就有三发直接命中,一座炮台被彻底摧毁,火光冲天而起。
太平军显然被打懵了。他们的还击零零散散,大多数炮弹都落入了湖中,激起一道道水柱。
"调整参数,目标右侧第二炮台。"萧孚泗冷静地下令,"三发速射,预备——放!"
第二轮炮击更加精准,八发炮弹中有五发命中目标。太平军的又一个炮台在爆炸中坍塌。
如此反复,不到一个时辰,太平军的十二个主要炮台已被摧毁过半。
吉字营的步兵在火炮掩护下开始渡湖,太平军阵脚大乱。
"萧先生,九帅命令集中火力轰击中央主炮台!"传令兵飞奔而来。
萧孚泗眯起眼睛观察那个最大的炮台,发现其结构有些特殊:"等等,那炮台后方有火药库!瞄准炮台与火药库之间的位置,用穿甲弹!"
特制的穿甲弹被装入炮膛。
一声令下,六发穿甲弹呼啸而出,其中两发精准地穿透了炮台后壁,直接命中了火药库。
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中,整个菱湖炮台被掀上了天。浓烟和火焰腾起数十丈高,连远处的安庆城墙都能清晰看到。
喜欢花屋湘军传奇请大家收藏:(www.2yq.org)花屋湘军传奇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