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的怒涛拍打着南岸的峭壁,石达开站在横江镇外的白果坪高地上,远眺对岸清军连绵的营垒。
他的身后,是六万太平军精锐,这些从广西转战千里、历经天京事变仍誓死追随的老兵,是翼王最后的脊梁。
“骆秉章把四川的湘军全调来了。”,部将李福猷低声道。
石达开冷笑:“刘岳昭?湖南提督周宽世辖下的那个‘果毅营’,不过仗着火炮多。”
他攥紧腰间的佩剑,剑鞘上“斩妖”二字已被磨得发亮。
自天京出走后,他辗转六省,唯有攻下成都,才能在这乱世中再起风云。
三十里外的捧印场,刘岳昭正擦拭着一门新到的西洋炸炮。
这位湘军悍将年近四十,眉宇间透着冷峻。
骆秉章的信摆在案头:“横江若失,全川震动。务必歼灭石逆于此。”
他望向沙盘,横江镇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石达开在此筑垒三十余座,卡坚路险,俨然铁桶。
“翼王善用‘夹江为营’,这次,我要让他无处可逃。”,刘岳昭暗暗的在黑暗里捏紧了拳头。
1863年1月8日,黄鳝沟
黎明时分,湘军的炮火撕裂了寂静。
三十门劈山炮、十二门西洋炸炮同时怒吼,铅弹与开花弹如暴雨般砸向太平军的土垒。
白果坪阵地上,木栅被炸得粉碎,碎石混着残肢飞溅。
“清妖的火炮……怎会如此之多?”,一名太平军哨官刚喊出口,便被一枚炮弹掀上半空。
刘岳昭站在黄金井的高坡上,手持千里镜,冷眼看着太平军营垒在炮火中摇晃。
湘军的战术简单而残酷:先用火炮轰垮工事,再以抬枪队压制,最后步兵冲锋。
这套“反客为主”的打法,是湖南提督周宽世从戚继光兵书中学来,专克太平军的野战优势。
石达开亲临前线,命令士兵伏低避炮,待湘军逼近再反击。
太平军的鸟枪和土炮射程不足,只能咬牙忍耐。
炮击持续了整整三日,双龙场的三十座营垒被夷平大半,关河的河水被染成暗红。
---
1863年1月30日,炮火暂歇的深夜,云南提督胡中和率两千精兵,沿后山秘道摸进横江镇。
与此同时,太平军部将郭集益、冯伯年突然倒戈,打开西门引清军入城。
火光冲天中,石达开的中军大营被焚,囤积的粮草化为灰烬。
“翼王!西路已断,退往燕子坡吧!”,李福猷满脸烟尘,拽住石达开的马缰。
石达开望向溃散的部队,喉头滚动——这些老兵跟随他转战七年,如今却像稻草般被炮火收割。
他想起离京时对洪秀全的誓言:“臣必为天国开疆拓土……”,而今,连四川的泥土都未能踏足。
1863年2月,石达开残部退至金沙江畔时,仅剩万余人。
石达开回头望去,横江的硝烟仍未散尽。刘岳昭没有追击——此战歼敌四万,湘军亦伤亡惨重。
但朝廷的嘉奖已快马送至:刘岳昭擢升云南按察使,从此步入封疆大吏之列。
“早知如此,当初该直取成都……”,石达开喃喃道。
幕僚苦笑:“我军无重炮,无水师,纵使渡江,又如何攻破骆秉章的坚城?”翼王沉默。
他忽然明白,自己败给的不仅是湘军的火炮,更是整个时代的碾压,西洋军械、湘军的“主客之道”。
湘军用其最先进的铁与火的枪械炮弹,将太平天国的旧梦击碎。
三个月后,石达开在紫打地强渡大渡河,洪水与土司的围剿终结了他的最后一搏。
而刘岳昭的名字,从此与“横江大捷”一同载入湘军战史。
这场战役没有英雄,只有胜者与败者。火炮轰鸣之下,旧时代的悍将终究敌不过新世界的铁律。
喜欢花屋湘军传奇请大家收藏:(www.2yq.org)花屋湘军传奇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