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的纷纷扰扰,虽然对许家庄的村民有所影响,但大家依旧各司其职。
在大家的用心照料之下,除了1000亩蔬菜长势良好之外。
大鱼塘里面的鱼也是长势喜人,一天一个样,甚至超出了几个养鱼人的预料。
许建群是许家庄最会养鱼的人,之前自己也搞过鱼塘,还带着许家庄几个兄弟建树、建梁等人一起养。
只是后来附近养鱼的多了,鱼卖不上价,还不如出去打工,几个人也就不养了。
待许开转业回村当了村长,挖了大鱼塘,许建群又和几个弟兄回来重操旧业养起了鱼。
但天有不测风云,许建群几人也没想到鱼塘会被大雨冲垮,辛辛苦苦养的鱼眼看就能卖了,却一下子全冲跑了。
为此,几个大老爷们好几天没有缓过劲儿来,价值上百万的鱼全冲到灌溉渠里去了,心疼得想哭。
峰回路转,许关回村了,鱼塘重新修缮,几兄弟终于有机会弥补之前的遗憾,照顾鱼塘比之前更加用心。
许建群和建树、建梁几个兄弟日夜轮班,把鱼塘照顾得很好。
几种鱼的长势都很好,看着让人欢喜。
不过这些天以来,许建群越来越觉得不对劲。
鱼长得快按说是好事,可是长得也太快了,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反而给他整不会了。
鱼以前不也是这么养的吗?
饲料也是一样的,一半买的,一半自己配的。
可生长速度为什么明显快了好几倍?
记得当初往鱼塘里放的时候,平均最多也就一两重,他还问许关会不会太小了,但许关说没有关系。
他始终觉得不保险,连着观察了好几天才彻底放心。
现在这才多少天啊,满打满算一个月吧,大部分青鱼竟然长到了一斤以上,个别的已经超过2斤!
不止青鱼,其他几种鱼也都差不多的情况,就好像一头头小猪一样,天天傻吃傻喝,食量惊人,活力十足。
一天天的,鱼饲料不要钱似的往鱼塘里倒,那些鱼就像无底洞,倒多少都能吃完,许建群都怕它们撑死。
但经验告诉他,即便这样超量几倍往里倒,鱼鱼们好像还是没有吃饱。
尤其是崔坝村的崔新平送来的那100多条鱼,长得尤其快,
就像吹气球一样,一个月不到,竟然长了十几斤!
许建群都快疯了,要知道,鱼在某个阶段,是越长越快的,照这样下去,恐怕俩仨月就能长到100斤?
咋回事啊?我不会养了一群鱼精吧?
最后,许建群还是找到许关聊起了这件事。
许关让他不要担心,只管喂,新品种速生鱼,长得快一些是正常的。
但许建群又不是傻子,你弄来的新鱼苗是速生鱼我还能理解,可是崔新平送来的可是以前的老鱼!
咋了,跟新鱼一块养几天,就变异了?
不理解就不理解吧,许关说没事那就是没事。
从此许建群就只管喂,不再多问,觉得许关有自己的考虑,不想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不过,养鱼的不止许建群一个人,其他人也渐渐发现这些鱼的不对劲了。
这天,刚喂完鱼,憋了好几天的许建树终于忍不住,问出了心里的疑惑:
“群哥,这鱼感觉不对劲啊,长得好像有点快,你觉着呢?”
许建群知道其他家人早就觉出来了,能忍到现在,也是难为了,于是解释道:
“不要大惊小怪的,这是阿关研究的品种鱼,长得快点不是很正常吗?你看阿关研究的青菜,是不是比普通菜长得快?”
徐建树赞同地点点头道:“理儿是这个理儿,我也知道阿关是有本事的。
“但这长得也太快了,快得让我心里不踏实,到底是啥高科技啊?”
许建群两手一摊:“我咋知道?你要想知道,自己问阿关去。嘿嘿,估计阿关说了你也听不懂,里面都是基因,你能懂?
“再说了,你管那么多干啥?就好好喂鱼就行了,阿关说了,养好了给咱弟兄几个发奖金!”
许建树一想也是,嘿嘿一笑:“对对对,菜也快,鱼也快,阿关是个有本事的,干啥都快。”
旁边的许建梁也是由衷地感叹道:“那可不?阿关可是名牌大学毕业的,以前在城里就是研究种子的。
“连热带的椰子都能改良,速生菜速生鱼算啥?说不定以后还有更多的好东西。”
许建群不想让几个人多议论,打断道:“闷头发财就行了,要是外面人都知道阿关有这本事,搞不好遭人惦记。”
其他人也反应过来,纷纷道:“对对对,阿关为了咱们村肯定费了不少气力,咱们不能让阿关的付出白费。咱几个把鱼养好就行了,其他的啥都别管。”
……
关于鱼的事情,许关没有办法给许建群解释清楚,干脆不解释,只告诉他是新品种速生鱼。
出于对许关的信任,许建群倒也没有打破砂锅问到底。
新鱼苗,许关给它们提升了十倍的生长速度,目的是让其尽快长到一定的重量,可以用来支撑钓鱼场的运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