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陈平平,还有林若甫等人,虽历经漫长时光,却始终未曾离去。
甚至叶流云也一直在此守候。
文官们面露倦容,长时间的站立让他们的体力几近耗尽。
自清晨起便未进食,直至退朝才勉强果腹,午时又始终留在殿内不敢稍离。
此刻已过晚膳时分,众人早已饥肠辘辘。
理城玄现身时,文官们几乎要对他下跪行礼。
陈平平抢先拱手,语气谦和:"定王殿下安好!"
理城玄登殿,只见殿内已被清理干净,血腥痕迹尽除,新换的龙椅置于正中。
他并未落座,而是环视群臣,温和道:"诸位免礼。
"
他目光虽淡,却隐含威严,令群臣心生敬畏。
陈平平垂首言道:"多谢殿下清肃奸佞,使我院复归清明。
"众人恍然,随之一同致谢。
理城玄颔首示意,目光扫过赵高。
后者入殿,单膝跪地:"属下办事完毕。
"其衣衫染血,眉宇间杀气未散,显是经历一场血战。
理城玄问:"如何?"
赵高毕恭毕敬地说:“殿下,京城的奸细已被悉数清除,罗网查探得知,北凉世子徐凤年与剑神理淳罡已入城,现居抱月楼。”
理城玄听后眸光微动。
北凉世子徐凤年与剑神理淳罡竟亲自到来?
颇有意趣。
理城玄大致猜到了他们的来意。
不过是为了十日前那位开天门的陆地神仙罢了。
近段时间,庆国与北齐涌入大量中原江湖人士,大多为追寻那位陆地神仙而来。
理城玄点头道:“嗯,继续监视。”
“遵命。”
赵高亦点头回应。
众臣听闻无不震惊。
徐凤年的名号知晓者少,但理淳罡之名几乎尽人皆知。
此人被誉为最有望登临陆地神仙之人,甚至盛传其早已达此境界。
未曾想,剑神竟也入城。
同时,众人再次听闻罗网之名。
显然,赵高能肃清奸细,罗网功不可没。
由此可推,即便自家府邸,恐怕也有罗网的眼线。
这罗网似一张巨网,笼罩着朝中每位大臣。
理城玄又问:“宫中清理得如何?”
赵高答:“据玄翦所报,宫内异己已尽除,唯余无罪的宫女太监。”
“好,我知道了。”
理城玄颔首,吩咐道:“妥善安置庆皇遗体,此事就此结束。”
“是,臣告退!”
赵高点头退下。
此刻,所有人皆心生寒意。
理城玄一日间清除了与庆皇相关的所有人,留下的多为朝中重臣及无关紧要的仆从。
手段实属狠辣。
理城玄目光扫过众人,最终定格在一位老者身上。
“赖大人。”
都察院御史赖名成听闻理城玄之言,浑身微震,却未表露分毫,仍维持镇静。
显而易见,赖名成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
若要在百官中寻找毫无瑕疵之人,赖名成无疑是最佳人选。
作为三品官员的他,权势虽重,生活却极为简朴,甚至不及部分五品、六品官员富足。
究其根源,是他过于清廉,眼里容不得半点杂质,一生仅靠俸禄度日。
百官听闻理城玄首点赖名成,皆感惊讶,随即浮现嘲讽之意。
赖名成树敌众多,众人盼他落败已久。
如今理城玄起用赖名成,众人揣测理城玄意欲除去赖名成,心中暗喜。
“下官在。”
赖名成拱手回应。
他对理城玄并无恶感,相较于其他皇子拉拢贿赂百官的行为,理城玄显得与众不同,几乎与百官毫无交集。
然而,今日之事,赖名成认为理城玄之举实为大逆不道。
理城玄淡然说道:“自今日起,你便是户部尚书。”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众人震惊不已,目光交错间满是不可置信。
谁也没想到理城玄会让赖名成接任户部尚书一职,简直不可思议,堪称破格提拔。
再者,户部尚书笵剑可是理城玄的岳父,此事更显诡异。
众人细思后明白,既然理城玄登基,笵剑的地位必然提升,不应止步于户部尚书。
赖名成亦是一愣,随即平静地说:“殿下,恕在下才疏学浅,难堪此重任。”
显然,他认为理城玄的任命不合规矩,不予认同。
理城玄不耐烦多言,冷声道:“你不坐,自有他人取代,旁人坐此位,必做你不愿见之事。”
片刻后,理城玄无视赖名成,直视郭攸之:“郭尚书,请拟一份诏书,五日后,朕理城玄,登基称帝!”
郭攸之听闻此言,身体微颤,随即快步上前,恭敬地一拱手:“臣遵命!”
他对理城玄此举心知肚明——既然理城玄表明态度,那自己便无须再担忧性命。
这无疑是他此刻所能期盼的最佳结局。
理城玄点头,环顾群臣,淡然说道:“自今日起,朝廷设内阁,专司六部百司政务,代朕理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