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静谧的修行室内,北明正全神贯注地进行着三种药液的最终融合。
建木天赋赋予他的强大感知能力,让他如同掌控全局的大师,精细地引导着三种药液融合的进程。
在他的精妙操控下,最后一缕淡紫色的紫灵草液缓缓消耗殆尽。
此时,淡红色的止血藤药液与金黄色的金盏花药液,各自还剩余了些许。
北明没有丝毫犹豫,凭借自己对炼丹过程的深刻理解,当机立断。
他运转灵力,一股柔和却有力的力量瞬间探入炼丹炉,将剩余的止血藤药液与金盏花药液稳稳吸出。
随后,他取出两个精致的玉瓶,小心翼翼地把剩余的止血藤液和金盏花液分别存放进去。
这两瓶药液虽未能全部融入愈伤丸的炼制,但或许在未来的炼丹尝试中,会有别样的用途。
北明将两个玉瓶妥善存放后,迅速收敛心神,把全部注意力放回丹炉之中。
经过他先前的精心调配,三种药液已充分混合,在炼丹炉内形成了一团散发着璀璨生机与灵动灵性波动的药液。
北明小心翼翼地操控着这团药液,在熊熊烈火的烤制下,药液开始逐渐发生变化。
随着时间推移,药液一点点变得精纯,原本较为稀薄的液体慢慢变得粘稠,朝着固态的方向转变。
当药液最终成为一种膏状的流体时,北明深知凝丹的关键时刻已到。
他深吸一口气,运转凝丹术,一股特殊的灵力波动瞬间朝着炼丹炉内部空间传导而去。
在这股波动的作用下,那团膏状药液在他的灵识精准控制下,缓缓分成了十份。
炼丹传承里面有记载,一份丹药若能成丹10粒,那是较为理想的状态。
当北明运转凝丹术,准备分离药液的时候,敏锐地察觉到药液十分充足。
这一情况无疑是对他前期工作的高度肯定,从洗炼灵植去除杂质,到精准萃取药液,再到复杂的药液融合阶段,每一步他都完成得相当出色。
前期各阶段的高完成度,使得整个过程没有产生过多杂质,这才保证了如今有充足的药液。
如果药液不够,施展凝丹术时,药液的结构就无法维持稳固,极易崩溃。
只能减少分离的数量,最终成丹的数量便会减少,可能是9枚、8枚,甚至更少。
此刻,在北明的灵识精准控制下,那团膏状药液缓缓分成了十份。
这十份药团开始在炼丹炉内慢慢旋转,仿佛受到某种神秘力量的牵引。
与此同时,北明施展控火术,逐渐降低丹炉内的温度。
在适宜的温度变化下,这十份药团缓缓凝聚成固体,一粒粒悬浮在炼丹炉中,呈现出丹药的雏形。
终于,北明觉得时机已到,他抬手施展收丹术,准备将丹药收入囊中。
然而,在这收丹的关键过程中,收丹术的灵能运转却不如预期顺畅。
这个法术的施展未能很好的契合收丹的节奏,灵力在流转过程中出现了些许偏差。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炼丹炉内出现了变故。
其中7粒丹药在收丹术的影响下,瞬间失去了原本的形态,全部化为一团毫无用处的药渣。
而另外3粒,也只是勉强维持住了丹药的形状,达到了愈伤丸正常的基本标准。
北明神情复杂,他先将3粒成功的愈伤丸轻轻收入一个精致的玉瓶之中。
随后又把那七块已然变成黑乎乎药渣的东西,一一收进药渣盆里。
一时间,他心中五味杂陈。
虽说第一次炼丹就能成功炼制出3粒愈伤丸,这本该是值得庆祝的事。
但回想起整个过程,前面一直顺风顺水,却在最后的关键收丹环节出了这么大的差错,导致功亏一篑,实在是不应该。
通过这次炼丹,北明也意识到自己在炼丹六项法术的掌握上层次还很低。
在前三项对药材的处理过程,即洗炼、萃取、融合中,依靠建木天赋的强大助力,他发挥出了远超自身阶层的水平。
然而到了后面的控火、凝丹以及收丹这三个环节中。
他灵力的运转以及法术的成型,都远远跟不上建木天赋赋予他的强大感知能力,暴露出致命的缺陷。
“看来,还是要多练习啊。”北明暗自思忖,他明白接下来必须要做出改变。
北明的心中并不气馁。
他的识海之中,还悬浮着300多个能量光团。
这些光团,宛如300多颗璀璨星辰,静静散发着柔和光芒。
正是依仗着它们,北明坚信自己能够快速实现术法境界的提升,在炼丹之道上大步迈进。
相比较于六项炼丹法术,识海里的光团能量还略显单薄。
前面的洗练术、萃取术、融合术可以适当降低些要求,建木天赋弥补其中的不足。
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后面这三项内容上。
只有全面提升炼丹法术的水平,才能在未来炼制出品质更高的丹药。
打定主意,北明立刻借助识海中光团的力量,全身心投入参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