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天转瞬即逝,北明将所有用于炼制纳气丹的材料消耗殆尽。
这段时间的潜心钻研与反复实践,让他的炼丹技艺愈发精湛。
一番清点,他收获的纳气丹已有一百八十多粒,这些丹药,是他努力的见证。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后面五次炼丹过程中,他的炼丹成功率竟攀升至八成。
每一次开炉,那圆润饱满、灵力流转的纳气丹出现的频率愈发稳定。
这无疑是表明了他炼丹技艺的稳定提升。
在 完成纳气丹的炼制后,北明终于将目光投向了聚气散。
得益于此前在纳气丹与愈伤丸炼制过程中积累的大量宝贵经验,他对炼丹的理解更为深刻。
这一次,他入门聚气散的炼制就显得驾轻就熟。
又是六天时间,北明将聚气散的材料全部用尽。
没有什么疑问,他在聚气散的炼制上同样取得了斐然成果,收获了两百份聚气散。
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在广袤的修行界。
丹药的世界可谓丰富多彩,它们以多样的形态存在。
北明这段时间所炼制的纳气丹、聚气散、愈伤丸,仅是丹药大家族中的冰山一角。
就拿形态来说,可谓千差万别。
聚气散为粉状,细腻的粉末在光线下闪烁微光,宛如细碎的星芒,看似松散却药力内敛。
玉伤丸呈小颗粒状,大小如黄豆,圆润光滑,流转着淡淡的光晕。
而纳气丹则有蚕豆般大小,坚实的质地与温润的色泽,使其在众多丹药中独树一帜。
除了这些常见的形态,修行界还有各种汤剂,比如补气汤。还有膏状的如炼体膏。
无论是粉末状、药丸状还是药剂状,每种丹药形态都有着独特的制作工艺。
但其功效都是为了满足修行者在各个方面的需求,所以统称为丹药。
北明从对丹药的种种遐思中回过神来,将发散的思维收回。
他低头看向自己的储物袋,里面的灵植材料已消耗殆尽。
取而代之的是满满当当装满三种丹药的玉瓶。
这些凝聚着他心血的丹药,是他这段时间辛勤修炼与钻研炼丹术的成果。
如今,是时候让这些丹药发挥它们的价值了。
在这竞争激烈的修行之途,若想比旁人走得更快、更稳,各类修行资源的支持必不可少。
它们就像强劲的助推器,能显着加快修行进程,让修行者在冲关突破、提升境界时更加顺遂。
想到这里,北明抬眼望向外面,只见天色依旧暗沉。
繁星满天,璀璨的星光在夜幕中闪烁,宛如镶嵌在黑色绸缎上的宝石。
此时显然不是前往坊市的好时机。
于是暂时收起心思,静心打坐,闭目修行。
修行室中静谧无声,唯有他均匀的呼吸声。
丝丝灵气在他周身萦绕,缓缓融入他的身体,滋养着他的经脉与丹田。
一夜时光悄然流逝,第二天清晨。
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轻柔地洒在北明身上。
他缓缓睁开双眼,眸中闪过一抹清亮的光芒。
起身简单收拾一番,将装有丹药的储物袋仔细系在腰间。
确认无误后,便精神抖擞地朝着坊市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鸟鸣声清脆悦耳,北明的步伐坚定而有力。
很快,北明便来到了清河坊市。
人来人往的街道上,各类修行者穿梭其中,叫卖声、交谈声此起彼伏。
北明熟门熟路,第一站径直走向散修交易市场,来到了胡逸的摊位前。
胡逸正忙着整理摊位上的各类修行物品。
一抬头便看到了北明,脸上瞬间露出热情的笑容:
“吆,北明道友,你可有些日子没来了,我还念叨着呢。”
北明也笑着回应:
“胡逸道友,最近不是忙着参悟炼丹之术,这才许久没来。
你这儿看着生意越发兴隆了呀!”
胡逸哈哈大笑:“小打小闹罢了,你呢,最近修行可有进展?”
“托您的福,炼丹传承比较详尽,这段时间还算顺利,倒是有所成果。”
说着北明从储物袋中取出几个装有丹药的玉瓶,递给胡逸。
“胡逸道友,你看看这些丹药。我还想着看看能不能在你这儿处理。”
北明的炼丹传承就是从胡逸这儿购置的。
炼丹材料也一直从胡逸处进货。
连修行用的丹药此前大多也是从胡逸这儿购置。
对胡逸这个人,他还是比较了解和信任的。
若能在胡逸这儿以合适价格处理丹药,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如果价格不理想,他只好再找个售卖丹药的铺子,另寻合作机会。
胡逸接过北明递过来的玉瓶,从中取出一粒丹药,开始仔细探查起来。
只见他目光专注,灵力在指尖流转,轻轻包裹住丹药,感知着其中的药力与品质。
不多时,他眼中闪过一丝惊诧,抬头看向北明:
“北明道友,没想到你炼丹天赋如此之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