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天生淡然一笑:“怎么,我不生气,你们很意外?没什么好意外的,因为犯错的不只是你们,我自己也一样。”
“刚才,我甚至觉得自己的行为可笑至极。”
“我想,我确实犯了大错,没能及早看清霍曜,只把他当作侥幸成名的少年英杰,却没意识到他是条真龙,有着翻江倒海的能力。”
“如果早点明白,数月前我就该毫不留情地将他赶尽杀绝!”
“可惜啊,悔之晚矣。”
大佬B说道:“蒋生,别这样说,那家伙不过一时得意,怎可与您相提并论?”
蒋天生哈哈一笑:“阿B,咱们的想法倒是不谋而合,我也这般认为。”
稍作停顿。
蒋天生目光一沉,语气狠辣:“大佬B听令,今晚午夜一点,务必击垮那些废物!铜锣湾是我们最后的底线,若霍曜不肯交钱,洪兴就会沦为笑柄!”
“霍曜虽是我们的敌人,但不得不承认,他确实聪明。
《风月》的质量无可挑剔。”
“那些漂亮姑娘是从哪来的?甩我们几条街远,内容也更丰富。”
“《风月》定位高端,每本十块。
我起步晚,肯定赶不上,只好转向低端。
可低端市场乱得很,那些人毫无人性,价格一降再降。”
“就说《夜生活》,明明质量胜过《香蕉》,单本售价却比我低一块,气得我直想骂人!真想教训那个搞价格战的家伙。”
靓坤笑着骂道:"黎胖子,蒋先生问你生意如何,不是听你抱怨的。"
"有赚。"
黎胖子说道:"咸湿杂志虽不好做,但也有钱可赚,一个月三期,每期十多万,约四十万,不过规模有限,没法和《风月》比。"
靓坤瞪大眼睛:"黎胖子,你做娱乐杂志的,现在《香蕉》每月多赚四十万,还不满意?"
黎胖子白了他一眼:"坤哥,谁嫌钱多啊?"
"倒是没有。"靓坤抓抓头,笑了。
蒋天生说:"只要有盈利,就是好生意。
四十万不少了,今晚我去北角吃夜宵,你安排一下。"
"没问题。"黎胖子笑着说,"蒋先生来北角吃夜宵是我的荣幸。
您尽管放心,我一定安排周全,先吃夜宵,后泡澡,保证让您舒爽无比。"
蒋天生笑了笑,又对陈浩南说了几句宽慰的话,让他别把输给托尼的事放在心上,时代变了,动拳头的时代过去了,现在要靠脑子。
安抚完,又问起假货的情况。
陈浩南原本暗淡的脸色顿时焕发神采,兴奋地汇报起来。
短短二十多天,他已经建立了A货公司的框架,背后还有整个洪兴支持,自然不会小打小闹,一上来就是12家店铺,仅租金一年就投入两百万。
稍作停顿后,陈浩南自信满满地说:“A货市场如此火爆,要是还亏钱,那只能说明我不够能力,我愿意承担全部损失!”
周围人听后纷纷讨论。
“浩南说得没错,一定要抓住这个赚钱的好机会。”
“果然不愧是靓仔南,确实有两把刷子。”
“阿南,我支持你!要是我早点行动,现在每个月赚百万都不成问题。”
蒋天生微笑着回应:“浩南,大家都很看好你,所有堂主都站在你这边,放手去做吧,争取做到最好!”
陈浩南情绪激动地回答:“蒋生,请您放心,这次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蒋天生继续问道:“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思索片刻,陈浩南说道:“蒋生,我之所以做到今天这一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降低成本。
同样的鞋子,订一百双和一千双,价格差异可达三四十块。”
“此外,目前A货市场非常热门,想拿到订单并不容易,这段时间山鸡、巢皮等人正在处理此事。”
“我考察过港岛几个工业区,发现大部分都是小作坊,难以满足需求。
真正符合标准的不多,于是我决定与规模最大的福兴联合制衣合作,他们的董事长是卢福。”
“这个人很有远见,随着A货市场的兴起,他不断扩大企业规模,产品质量也属上乘,将来必定占据最大市场份额,我们可以长期合作。”
“另外,十二家分店的位置布局也很重要,要避免过于集中,防止市场饱和。”
“例如铜锣湾已有五家分店,全是霍曜的,三家卖衣服,两家卖运动鞋,竞争激烈,不适合再增加冲突点,所以我只打算新开两家,一家主营服装,另一家则专注运动鞋。”
“剩下的十家分店将分布在中环、湾仔、北角等洪兴的地盘内,希望各位协助监督,确保不出差错。”
陈浩南这番话条理清晰,逻辑严谨,令人眼前一亮。
这番话让众人面露尴尬。
确实!
他们可是洪兴,什么时候连跟霍曜见面这种小事,都要顾虑如此之多?难道霍曜真敢动洪兴龙头?
这是绝不可能的,除非霍曜是疯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