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洪兴和东星的发展较为平稳,而新记和和联胜则迅猛崛起,有人预测,再过五年,洪兴和东星可能就被这两股势力远远甩开,江湖或将从群雄割据演变为双雄争霸。
然而,对于这样的局势,黎国胜并不在意,他专注于把控新记的整体发展方向,至于 事务,则完全交由手下处理,只有在必要时才会亲自出面。
这一天上午,王宝和阿积来到黎国胜的别墅拜访。
书房内,黎国胜显得十分年轻,仅四十出头,长脸戴眼镜,举止文雅,浑身散发着学者气息,与人们印象中的江湖大佬截然不同,更像是一位大学教授。
当时,黎国胜正专注阅读《明朝纪事本末》。
“七哥。”
二人进入后向黎国胜问好。
黎国胜合上书本起身,笑着招呼他们坐下,“来了,快请坐。
尝尝我的茶艺有没有进步。”
黎国胜与王宝对面而坐,阿积则立于王宝身后。
寒暄片刻后,话题转向日常琐事,不知不觉已过去半小时,仍未触及正题。
黎国胜始终从容自若。
王宝却不耐烦起来,聊了几分钟后,眉头微蹙,直接询问:“七哥,您找我来应该有要事吧?若是这样,打个电话不就行了,何必特意跑一趟呢?”
黎国胜答道:“你这性子太急躁。
要是霍曜也像你这般没有耐性,早就已经命丧黄泉了。”
黎国胜直截了当地开口:“昨晚的事情,你应该清楚,我就不多说了。
你和霍曜之间的恩怨,我很早便知晓,但当时并未重视。
如今却不同。”
“这头猛虎已成蛟龙,那些旧事不必再提。
直接说重点,你现在根本没有资格与他抗衡。”
王宝与阿积均露出震惊之色。
黎国胜平静地说:“很意外吗?没什么好惊讶的,不过是你们不愿承认罢了。
霍曜仅凭一夜便扭转局势,足以证明许多问题。
不如他,也无需觉得羞愧。”
“我只想问一个问题,若你们能回答,就当我刚才的话没说,继续按原计划行事。”
王宝疑惑道:“什么问题?”
黎国胜注视着他们:“他为何做到这个地步,仅仅为了几件假货吗?”
王宝与阿积面露不解。
王宝蹙眉:“难道不是?”
“并非如此。”
黎国胜缓缓摇头:“虽然假货生意利润丰厚,但在昨晚之前,他所面临的却是 、、等生死存亡的威胁。
说实话,他能撑下来,超出了我的预料。”
“以他的能力,在行动前必定权衡过利弊,却依然毅然决然地去做,把钱财视为身外之物,让自己陷入险境,这值得吗?”
“不值得。”
“但他仍选择了这条路,因为背后另有深意。
他借此机会壮大了自己的势力,并借此事向整个江湖展示实力,提升个人威望。”
“他已经成功。”
王宝与阿积更加困惑,难道这个人真有这样的想法?
黎国胜继续道:“一个月前,霍曜与洪兴正面交锋时,外界如何看待?想必都认为他不自量力吧?而现在呢?我想应该没人再这样想了。”
确实,没人再抱有这种看法。
黎国胜微微一笑:“随便给你们举几个例子,你们自然会明白。”
黎国胜道:"比如邓天林为了邓记鞋厂的事,本想约霍曜谈,但他这次却只让林怀乐传话。
若他仍想谈,定会亲自出面,而且态度也会放得更低,因为他不再是和联胜的话事人了。"
"再如暗花之事,鼎爷虽是九龙城寨一霸,但若有谁对你黎国胜下暗花,他敢担保吗?他不敢。
如今他对霍曜也是同样不敢,这就是差距所在。"
"霍曜,他已能与四大字头话事人平起平坐。"
"还有,以往就算知道你和霍曜有矛盾,我也不会放在心上。
现在呢?我不仅召你前来叮嘱几句,刚才还主动联系了霍曜,告诉他今天下午我要亲自登门拜访。"
阿积听后,只觉脑海中一片混乱。
细细思量,却发现黎国胜所言句句在理,这正是最令人胆寒之处。
王宝沉思片刻,点头道:"七哥,我明白了你的意思。"
"明白就好。"黎国胜语重心长地说,"宝哥,别总想着动刀动枪。
面子虽重要,但并非一切。
向比自己强的人低头,没什么大不了的。
难道为了保全颜面,连性命都可以不顾吗?傻标就是如此,结果你也看到了。"
王宝心中叹息一声,转而问道:"七哥,你为何要找霍曜?"
黎国胜笑着答道:"见个面聊聊天,互相认识一下,然后一起赚钱。
他的那些假货总不能只局限于港岛销售吧?我们能在港岛合法设厂,是因为特殊情况,其他地方可没有这样的条件。"
"就拿亚洲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来说,像,那里对假货完全是零容忍,但市场需求巨大,至少是港岛的三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