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您的厨艺是从哪里学来的呀?”
马华一边快步走,一边像个小粉丝一样问林建设。
“哈哈,从内心,从兴趣出发,只要用心专注,热爱它,将来也能做出让人惊叹的佳肴。”
“嗯!我喜欢做饭,也很能吃苦!”
“好,先去生产车间帮贾东旭顶替几个月,除了你每月的八个基本工资,我再额外给你加九块辛苦费。”
作为食堂后厨的学徒,马华每月只有八块钱工资。
师父给出的条件让他感动得几乎落泪。
“谢谢师父,那个……车间主任会同意吗?”
“当然,我都安排妥当了,好好干,我对你的未来充满期待!”
“嗯!”
“对了,车间里有个八级钳工叫易中海,是贾东旭的师父,别被他的亲切外表骗了,他可是个狡猾的老狐狸。”
“放心吧师父,在轧钢厂,我只认您!”
易中海看到林建设带着个年轻人来到贾东旭的工作岗位。
当时就急了。
赶忙凑近低声问:“林建设,你这是在搞什么名堂?怎么找了个外人来接替?”
“唉~易大爷您别担心,这是跟我学手艺的徒弟,从食堂借来的,我和车间主任说好了,肯定能顶三个月,而且对方对钳工岗位没兴趣。”
“哦,你差点把我吓得不轻,那我这每月九十块的津贴就都归他了?”
“那怎么行?他还只是个切菜的小学徒,不能乱来,除了每月八块的基本工资,我还能再给他九块?”
“啊?合着你几句话就让我每个月损失九十块?你也……也……哎!”
易中海觉得被坑了,却又说不出口。
易中海总觉得吃了大亏。
林建设不过是在食堂和车间转了两圈,说了几句话,就把他的工资削掉了一大截。
而且给那小学徒才9块钱,剩下的90块全都被扣下了。
这简直比旧时代的剥削还要狠。
最让他憋屈的是这件事不能对外声张。
要是消息传出去,贾东旭安排他养老的事情就会被林建设揭穿。
到时候他的名声会更糟糕。
而且这件事是他主动找林建设要求的,怨不得别人。
退一步说,只要这小学徒能顶替几个月,就算花了冤枉钱他也认了。
易中海心里自我劝慰着,稍微平静了些。
“真是服了你林建设,我现在算是彻底被你拿捏了。”
“壹大爷,您这话可就说错了,为了把马华弄来接替,我可是费了好大的劲儿!可不只是耍嘴皮子,我还跟傻柱比试了厨艺呢。”
易中海不以为意地说:“原来你还是个厨师啊,我倒是头一回听说。
行了,就这样吧。”
今天是周六,明天全厂休息。
在六十年代,全国执行单休制度。
趁着周六这个机会,下班后林建设在食堂组织了一场聚餐。
因为晋升了工程师,他想感谢领导们的认可。
如果不是贾东旭出了问题,那天晚上他就打算宴请了。
但现在请客也不算晚。
现在还是集体企业,没有随随便便去餐馆吃饭的习惯。
想请客就在单位食堂。
并且不能用粮票换,只能拿着现金到财务科申请。
林建设邀请了李副厂长、车间主任、食堂主任、保卫科的陈科长、宣传科的孙科长、卫生科的刘科长。
这些人有的是实干派的好领导,有的却是让人避之不及的小人。
林建设现在一视同仁,谁都不想得罪。
全都打好关系,以防日后妻子娄晓娥出状况。
尤其是李副厂长、保卫科的陈科长、宣传科的孙科长。
只要搞定他们三个,就没什么好担忧的了。
当然,林建设也请了杨厂长。
但杨厂长要去区里开会。
临走前叮嘱林建设:“不用特意请客感谢我,好好工作,在工作中取得进步,这才是最重要的。”
林建设承诺道:“是,厂长,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酒宴间,林建设小心翼翼地提及妻子娄晓娥家庭背景不佳的事情,试图从李副厂长那里得到某种暗示。
当时李副厂长兴致颇高,拍着胸脯保证一切无碍,并对娄晓娥表示赞赏,称其已与家人断绝关系,只因非本厂职工而未能作为典型推广。
林建设心中暗自思忖,这不过是酒后的胡言乱语罢了,但对方的态度尚且温和,便决定暂时维持表面的友好合作。
夜深之时,林建设与傻柱一同归家,途中傻柱多次询问关于烹饪技艺的问题,林建设却始终含笑不答,显然是拒绝了这份请求。
待回到家时,孩子们均已入睡,娄晓娥独自等候多时。
见丈夫归来,她连忙泡好一杯热茶,关切地询问是否饮酒过量。
林建设自信满满地回答说自己的酒量绝不会失态,并提到壹大爷曾两度来访,却未透露具体目的,只猜测或许涉及金钱往来。
娄晓娥听闻此事后略显担忧,担心此举会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