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时分,林祯的三位 ** 前来拜年。
寒暄一番之后便离开了,没在家中吃午饭。
其他几位关系不错的科长和主任本想前来,但早在年前聚餐时,林祯就特意交代过大家。他提到自己过年打算到别处走亲访友,因此这次聚餐已经算在食堂解决了。这么做是为了低调行事。不能像去年那样,几个科长主任齐聚家中,喝一下午的酒。虽然那确实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声望,但也伴随着潜在的风险。如今自己在轧钢厂的地位稳固,无需再张扬。须知盛极必衰的道理,凡事都该留有余地。既要避免李副厂长心生猜忌,也要防备背后那些眼红的人写举报信。
因此,今年连三个徒弟都没留下一起吃午饭。家里没有外人,娄晓娥轻松了不少。她带着小龙和小凤去了后院闲聊,见到秦淮茹的变化后,着实吃了一惊。
晚饭时,娄晓娥好奇地问:“当家的,你觉得秦淮茹是真的变好了吗?”
林祯侧头问道:“夫人为何如此说?”
娄晓娥笑了笑,“妾身观察她的言行举止,似乎真情流露,与往日判若两人,变得落落大方,甚至隐隐有与玉华分庭抗礼的势头。”
林祯笑着回应:“这不过是表面现象,皆因她目前孤立无助的缘故。若是院中能有另一方存在,婆媳之间的旧习便难以掩饰。夫人只看到表面,未明其中缘由,切莫被表象所迷惑。”
“爸,妈,你们在说什么呀?我怎么完全听不明白?”林国嘴里叼着筷子,一脸疑惑。
“我也不明白,但我确定这事肯定跟秦姨有关。”林家的小儿子笃定地说。
林栋和林梁则在一旁专注于啃肉,对大人们的话题毫不关心。
林祯大笑:“小孩子不要多管大人的事,快吃肉吧,不然我就把剩下的全收走了!”
娄晓娥笑着说道:“想了解我和你父亲谈的内容,就认真读书,听明白了吗?”
四个儿子齐声答应:“明白了!”
看着一家人其乐融融,林祯忍不住笑了。
“孩子们长大了,趁着春节假期,我想重新布置房间,隔出一间屋子,把林国家的双层床搬进去。等到夏天的时候,找个合适的日子,在门前挖一条排水沟,通到水池旁边,再建一个淋浴间。冬天可以去澡堂,但到了夏天,很多澡堂都歇业了,孩子们大了,在房间里简单冲洗不太方便。”
林国家兴奋地拍着手说:“爸,夏天可以用您发明的太阳能热水器洗澡吗?”
“哈哈,还早呢,不过可以用太阳灶烧热水,那时天气炎热,你可能更想冲凉水澡。”
娄晓娥提醒道:“在门口建房子会不会惹麻烦?别让街道办的赵主任和刘婶为难。”
“放心吧,没事的。之前有二大爷刘海中先搭木棚子,我现在建个淋浴房也不会有人挑刺。就算我用砖头好好砌一座房子,也没有问题,这叫讲究卫生,增强体质,还能做个榜样。”
娄晓娥高兴地说:“这样最好,如果真的起了带头作用,街道办肯定同意我们盖。”
林祯点头道:“那就建成小平房,屋顶装个储水罐。即使太阳能热水器做不出来,把储水罐刷成黑色,晒一天也足够全家晚上洗澡用了。”
娄晓娥建议:“如果你把储水罐放在屋顶,接根水管下来,再用葫芦钻几个孔做成喷头,就可以实现淋浴了。”
“哈哈,天天看我画图纸,你也学会设计啦!”
“那当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
两人回忆过去,规划未来。
夜话渐深,不知不觉已近夜晚十点。孩子们早已沉入梦乡,梦中仿佛跟随父亲在新建的淋浴房里玩耍嬉笑。
……
春节假期飞逝而过。
转瞬便迎来了复工的日子。
刚上班没几日,刘光齐那边便有了动静。
当初他得以进入暖瓶厂工作,全赖一位关系甚好的老同学相助。
这位同学的父亲正是暖瓶厂后勤部门的一员,手握一定的房源分配权。
也正因此,他宁可当普通工人,也不愿多等几天去当电工。
经过他年前年后的不懈努力,尽管花费不少,最终还是拿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然而,房子的位置偏僻,几乎接近郊区,是刚建起的居民楼,位于四楼顶层,面积35平方米,专为新入职的年轻人准备。
坐公交通勤需要半小时,骑自行车的话大概得一个小时。
刘光齐拿到新房后,当天下午便迫不及待地要连夜搬迁。
二大妈依依不舍地说:“光齐,过了正月十五再搬吧,现在才初十,不急这几天。”
“妈,您别糊涂了,我哪能等得起?为了这套房子,我前前后后花了多少钱啊,我一刻都不想再住在那个破棚子里了,再住下去我都快冻死了!”
刘海中眉头紧锁:“这种房子根本没必要要,每天爬四楼,冬天冷,夏天漏雨,位置还这么远,太不方便了!”
董秀妮埋怨道:“要是条件好,早就被别人抢走了吧?这次给光齐已经是格外照顾了,他的正式工身份还没定下来呢,后勤部来咱们院子看了那破棚子之后才批准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