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会之后,林烨在东京城的名声大噪,前来盛家拜访结交者络绎不绝。盛家的门槛几乎都要被踏破,林烨每日周旋于各路访客之间,看似风光无限,实则他心中清楚,这背后暗藏着诸多复杂的利益纠葛与潜在危机。
一日午后,林烨正在书房中整理近日所收到的拜帖,思索着如何应对这些复杂的社交关系,下人来报,称有一位自称是朝中官员幕僚的人求见。林烨心中一动,他深知,这或许是自己接触朝堂势力的一个契机,便赶忙吩咐下人将其引入客厅。
这位幕僚身着一袭灰袍,面容清瘦,眼神中透着精明与世故。见到林烨后,他赶忙行礼,言辞恭敬地说道:“久闻林公子大名,今日得见,果然是一表人才。我家大人对公子在诗会上的风采仰慕已久,特命我前来邀请公子过府一叙。”
林烨心中警惕,脸上却不动声色,微笑着问道:“不知是哪位大人如此厚爱?”幕僚微微一笑,说道:“我家大人乃是吏部侍郎郑大人。郑大人一向爱才,听闻公子不仅诗词出众,对朝堂局势也颇有见解,所以想与公子畅聊一番。”
林烨心中暗自思索,吏部侍郎掌管官员的任免与考核,在朝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是不知这郑大人邀请自己,究竟是真心爱才,还是另有目的。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不能轻易错过。他点头说道:“既然郑大人相邀,我自当前往。还请您告知具体日期。”
幕僚见林烨应下,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说道:“那就明日午后,还望公子准时赴约。”说罢,便告辞离去。
林烨送走幕僚后,回到书房,陷入了沉思。他深知,此次赴约犹如踏入一个未知的棋局,每一步都必须小心翼翼。若应对得当,或许能为自己在朝堂上打开一扇门;但若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第二日午后,林烨精心准备一番,身着一袭藏青色长袍,头戴乌纱帽,显得沉稳而又不失风度。他乘坐着马车,缓缓驶向郑府。一路上,他看着窗外繁华的街景,心中却在不断思索着应对之策。
来到郑府,早有下人在门口等候。见林烨到来,赶忙将他引入府中。林烨跟着下人穿过几道回廊,来到一处幽静的庭院。庭院中,一位身着官服的中年男子正坐在石桌旁品茶,此人便是吏部侍郎郑大人。
郑大人见林烨进来,赶忙起身相迎,笑着说道:“林公子果然是信人,准时赴约,快请坐。”林烨恭敬地行礼,说道:“郑大人客气了,能得大人相邀,是晚辈的荣幸。”
两人落座后,下人端上茶点。郑大人先是与林烨闲聊了几句诗词歌赋,气氛颇为融洽。但林烨心中明白,这不过是前奏,郑大人必然还有重要的事情要说。
果然,闲聊片刻后,郑大人话锋一转,说道:“林公子,如今朝堂局势复杂,各方势力纷争不断。以公子的才华与见识,想必对当下局势也有自己的一番见解吧?”
林烨心中早有准备,他思索片刻,缓缓说道:“郑大人,依晚辈之见,如今朝堂之上,党派林立,相互倾轧。虽表面上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但实则暗流涌动。北方外敌虎视眈眈,内部若不能团结一致,恐有大祸临头。”
郑大人微微点头,说道:“公子所言极是。如今朝中,以宰相为首的一派与太尉为首的一派争斗激烈,皇上也颇为头疼。我等身为臣子,自然希望能为皇上分忧,为朝廷的稳定出一份力。”
林烨心中一动,听郑大人的意思,似乎是想拉拢自己加入某一方势力。他不动声色地说道:“郑大人忧国忧民之心,晚辈深感敬佩。只是晚辈初来乍到,对朝堂之事还需多多学习,不敢贸然行事。”
郑大人见林烨并未直接表态,心中有些失望,但脸上依旧保持着笑容,说道:“公子谨慎也是好事。不过,我还是希望公子能认真考虑一下。如今这朝堂之上,站对队伍可是至关重要。”
林烨心中明白,郑大人这是在给自己施压。但他也清楚,自己不能轻易被人左右。他笑着说道:“郑大人的教诲,晚辈铭记于心。只是此事关系重大,还望大人能容晚辈些时日考虑。”
郑大人见状,也不好再逼迫,说道:“好吧,公子可仔细想想。若有决定,随时可派人来告知我。”
随后,两人又聊了一些其他话题,林烨便起身告辞。郑大人亲自将他送出府门,并说道:“林公子,期待你的答复。”
林烨回到盛家后,径直来到书房。他坐在书桌前,反复思索着郑大人的话。他深知,自己已经被卷入了朝堂党派纷争的漩涡之中。若选错队伍,不仅自己的前途将毁于一旦,甚至可能连累盛家。
就在林烨陷入沉思之时,盛长柏前来拜访。林烨将今日在郑府的经历详细告知了盛长柏。盛长柏听后,脸色变得凝重起来,说道:“表弟,此事万万不可草率决定。这郑大人所在的党派与太尉一派向来不和,若你贸然加入,恐怕会惹来诸多麻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