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观众是在网上募集的,都是浪姐的粉丝,采取一人1票制,100名乐评人是节目组邀请的,采取一人5票制。
前世,芒果台拍浪姐一的时候,一公舞台只邀请了500名女观众,当时姐姐们还挺高兴,觉得女观众才更感同身受,更能感受到姐姐们所传达的情感。
可是她们错了,全女根本不是什么好事,投票结果一出来,她们全傻了!
因为投票结果差距太悬殊了!太不专业了!
现场500名女观众,光看节目炸不炸,嗨不嗨了,根本就不管舞台的艺术性,也不管跳的齐不齐,唱的好不好,在她们眼里,气氛到位就够了。
当时第三期播出后,500名女观众被诟病不已,全网都在骂,骂她们不会投票瞎投、无脑、不配。
后来,芒果台的浪姐在这个模式上越来越走极端,甚至演变成了只要是炸的就能赢,只要是抒情的就会输。
姐姐们也明白了这一点,越来越不想着怎么去提高唱功和硬实力了,而是想着怎么去投机取巧,在一些本来抒情的歌里加动作,让好好的歌曲为了迎合观众变了味儿,最终失去初心,浪姐也沦为了一档平庸的节目,到完结时,逗瓣评分从8.5掉到了6.7分。
这一世成轶主导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在避免这样的情况。
1000名观众,是他从各个年龄段和各个群体进行选取,根本就不去碰什么全女的天坑,基本做到了男女一比一。
同时,他又找来了100专业乐评人来做平衡,加入了专业层面上的评判。
这跟他找杜骅来当评委,放任杜骅去碰瓷姐姐们是不一样的,说白了杜骅的存在只是节目组立的一个靶子,她本人的言论跟节目组没什么关系,但是赛制公不公平,这就涉及到根本性的问题了,非常影响节目的可看性。
其实,前世的《浪姐》还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捧人太明显了,比如第一期一开始,所有姐姐都说崇拜万茜,非常喜欢万茜,但是大多数观众根本就不知道万茜是谁,也不知道万茜怎么突然这么火了,给人一种‘是不是只有我不知道万茜是谁’的错觉。
后面,节目组甚至还为了万茜量身打造赛制,惹得很多人不痛快,大骂节目组,粉转黑。
这也是成轶极力要避免的问题,他想把浪姐打造成一个类似于“超女”“快男”“新说唱”“好声音”“跑男”这样的大IP,就要保证浪姐是公平的,哪怕他真的想捧崔雪莉、王心伶,也会放到明面上捧,并且让所有人心服口服。
更何况,王心伶和崔雪莉需要他捧吗?
她们两个的实力,放在30位姐姐里,只会是杀穿!
导演:“10、、9、、8、、、、、、3、、2、、1!”
黄小明:“无惧年龄就要赢,姐姐都用XXX(十张月票可招商),欢迎来到由XXX独家冠名的《乘风破浪的姐姐》,我是成团见证人黄小明......”
第一次公演舞台正式开始了。
成轶后台遥控着一切。
晚上十点,六场比赛全部表演完毕,经过观众和乐评人投票,分出了三个胜者组和三个败者组。
胜者组是宁静所在的《精卫》组、郑希怡黄玲所在的《得不到的爱情》组以及崔雪莉张含韵王心伶所在的《Cupid》组。
比赛结果出来,现场1000位观众还对30位姐姐个人进行了投票,败者组里排名靠后的许飞、海陆、刘芸、陈松伶、王智、丁当暂时离开了乘风破浪的舞台。
成轶、杜骅、黄小明、kenn在录制现场外送别了她们。
许飞、陈松伶、海陆、丁当,当场落泪,成轶也十分唏嘘,但这就是娱乐圈,很现实。
次日,第一次公演一结束,没留给姐姐们伤感的时间,第四期就开始紧罗密布的录制了,到这里,浪姐也进入到了第二赛段。
第二赛段,姐姐们分成了八个三人团,崔雪莉、宁静、王心伶都成为了队长,这次,八首歌里有两首歌是成轶的。
经过了第一次公演,姐姐们都有了一个最基本的认知,那就是只要选到成轶的歌,基本上就赢了一半。
所以成轶的歌成了香饽饽,遭到了众人哄抢。
这次选歌的顺序是每组三个姐姐在上一轮投票数加起来后的综合排名,其中,崔雪莉、张含韵、蓝盈莹组排名第一,抢到了成轶的第一首歌,王心伶、沈梦辰、金晨组排名第二,抢到了成轶的另外一首歌。
宁静的两个组员是郁可唯和郑希怡,她们两个票数较低,拖了宁静后腿,没能抢到成轶歌,令宁静引以为憾。
拿到各自的曲目后,24个姐姐们开始排练。
作为音乐总监,成轶自然免不了做一些指导工作。
但是指导崔雪莉组的时候,他总是免不了尴尬,那天崔雪莉对他突如其来的表白后,他一直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跟崔雪莉的关系,尤其是还被张含韵给撞破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