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在星辉祭坛上完成了封印,带着疲惫与成就感返回北京。凌家四合院张灯结彩,一场庆功宴正在筹备中。院内飘着烤鸭、红烧肉和凌爷爷和许茵茵包的饺子香气,桌上还摆着十几道菜肴,很是丰盛。凌心蕊和伙伴们围坐在一起,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七七,这次多亏了你和恺乐的星辉之力,不然封印很难完成。”简星宇的声音透着感激,他的伤势已经恢复了一些。
“星宇哥,别这么说。要不是你和云澈表哥的推演,我们根本找不到祭坛。”凌心蕊轻声回应,眼神中带着一丝温柔。
林恺乐站在她身旁,手里拿着一瓶饮料,微笑着说:“我们是一个团队,缺一不可。”
凌家四合院中烤鸭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为这场庆功宴增添了几分温馨。
凌心蕊和伙伴们围坐在古色古香的八仙桌旁,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和冒险后的成就感。“这次的冒险真是惊险又刺激,但我们成功了!”江云澈高举酒杯,清澈的眸子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为了我们的胜利,干杯!”“干杯!”众人齐声回应,笑声在四合院内回荡。
杯中的饮料碰撞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为他们的胜利奏响乐章。凌心蕊轻轻抿了一口杯中的饮料,目光扫过身边的伙伴。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但在这笑容背后,她知道大家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抉择——文理分科。
“云飞哥哥、明远表哥、星宇哥你们都经历过高考,而我们马上就要面临文理分科了。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者意见吗?”凌心蕊的声音透着一丝迷茫,她转头看向这三位经历过高考洗礼的哥哥,眼中带着期待。
烤鸭的油脂滴在木炭上,发出"滋滋"的声响。凌云飞手持片鸭刀,银光闪过,薄如蝉翼的鸭肉便整齐码在青花瓷盘中。院子里飘着甜面酱混合葱丝的香气,桌上的橘子汽水泛着橙金色的光。
餐桌上霎时安静下来。凌心蕊手中的筷子悬在半空,酱汁滴在桌布上晕开一小块深色痕迹。
"我选理科。"林恺乐的声音打破沉默。他自然地抽了张纸巾,替凌心蕊擦去桌布上的酱渍。
"我选文。"赵晨往嘴里塞了整张卷饼,"背《滕王阁序》比算加速度容易多了。"
林宇轩踹了他凳子一脚:"你上次历史考38分!"
哄笑声中,凌心蕊注意到林恺乐把鸭腿上最嫩的"枣核肉"夹到了她碟子里。那碟子还是她小时候亲手做的,边缘歪歪扭扭画着两颗星星。
厨房飘来鸭架汤的香气。凌云飞起身盛汤,经过妹妹身边时低声说:"我当年在分科表上改了三次。"
凌心蕊听了凌云飞的话,心中更加纠结了,她看着碟子里的枣核肉,思绪飘远。这时,江云澈放下筷子,认真地说:“分科这事,得看自己的兴趣和优势。理科注重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文科则更考验记忆和理解能力。”
“我觉得还得考虑未来的职业规划。”简星宇接着说道,“要是想从事科研、技术类工作,理科会更合适;要是对人文、社会方面感兴趣,文科选择的职业方向也不少。”
凌心蕊微微点头,陷入了沉思。她从小喜欢文学,那些优美的诗词、动人的故事总能让她陶醉,可她的物理、化学成绩也不差,尤其是物理实验,每次操作她都格外专注,也总能得出不错的结果。
“七七,你自己心里更倾向哪一边呢?”陆明远关切地问道。
凌心蕊咬了咬嘴唇,轻声说:“我两个都有点喜欢,很难抉择。”
林恺乐看着她,眼神坚定地说:“别着急,还有时间去想。不管你选什么,我都会支持你。”
这个话题立刻点燃了讨论。
“是啊是啊,我也在纠结!”沈嫣然接口,“我文科好像还行,理科特别是物理有点吃力……”
池俊潇搂住旁边的侯夏阳的脖子:“这还用想?我俩肯定是理科啊!体育生标配!”
侯夏阳咧嘴一笑,用力点头,露出“理所当然”的表情,他早就确定了靠体育特长发展的路径。
陈俊宜推了推眼镜,慢悠悠地说:“我对历史很感兴趣,那些朝代更迭、人物故事,比化学反应方程式有意思多了。我应该会选文科。”
池俊潇(弟弟,更高挑约181cm)用手肘碰了碰旁边的哥哥陈俊宜(稍圆润约178cm):“喂,历史学家,咱俩这组合,你文我理,文武双全啊!”
陈俊宜推了推眼镜,慢悠悠回敬:“嗯,你负责动若脱兔,我负责稳如泰山。挺好。”
沐可可和乐意然对视一眼,作为默契的晚会主持人搭档,沐可可轻声说:“感觉文科的氛围更适合我们?那么多要背的稿子都过来了。”乐意然点头:“嗯,理科的逻辑推理,想想就头大。”
苏念安作为班长,年级第二的学霸,显得沉稳:“我还在权衡,感觉文理都还行,没特别明显的偏向。” 苏念雨则偷偷瞄了一眼侯夏阳(想起小学同桌时光),小声说:“我也没太想好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