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对李伟的事情只字不提,仿佛根本不记得还有这么个人似的。
最终韩宜可不敌众臣,李伟官复原职之事就此搁置。
此外,对于内阁的设置,朱元璋并未采纳群臣的建议。
一场朝会结束,各方皆感不满,朱元璋因受蒙蔽而威信受损,群臣未能达成扩大内阁权力的目的,韩宜可期盼的李大人也未能官复原职。
但若李伟知晓这一切,定会感到十分满意。
他很满意当前的工作,压根不想官复原职。
清晨时分,李伟便已抵达教坊司。
经昨日一番折腾,如今这里已显得冷冷清清,官员们都不敢轻易前来。
李伟倒成了这里的独占者,上午指挥舞乐练习,聆听小曲,下午到了时间便带人外出“捞钱”,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这日,李伟再次带着莺莺燕燕们外出“捞钱”,可刚出门口不久,就看见毛卜荃领着一群士兵围了过来。
“就是他们,他们挑衅滋事,勒索朝廷官员!”
毛卜荃指着他怒气冲冲地对众人说道。
自从李伟在他家门口闹事后,关于他抢男人的事情传得沸沸扬扬,尽管最后李伟改了口,许多人也知事情并非如此,但李伟喊得太过夸张,大家早已传为歌谣,现在他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本想不再与李伟纠缠,但这样的屈辱怎能忍受,必须报复,于是今日特意找来了五城兵马司的人。
这些兵马司的人由文官管辖,相当于现代的警察,但李伟并不惧怕,因为他并未违法。
“这位大人,请不要乱讲,我只是出来随便走走,赚点零花钱,并没有他说的那种滋事行为!”
李伟向带队的官员解释道。
可毛卜荃显然早就与这个人串通好了,这个人根本没问原因,直接就要带走他们。
李伟脸色骤变,俗话说得好,朱元璋好见,小鬼难缠,若真的被抓进去,身为官员的他虽不会受刑,但这些乐工可就麻烦了。
“这位大人,我等并未违法,还请大人明察,莫信此人谗言!”
“无论如何,你们先跟我回去再说!”
这个人板着脸说道,随即就要动手抓人。
“你们在做什么?”
突然,一声大喝传来。
李伟回头一看,原来是韩宜可,顿时心中大喜。
“韩大人,这边!”
李伟急忙招手示意。
毛卜荃和那个带队的看到韩宜可时,脸色都变了,不论大小官员,见到御史都会害怕,这些御史常常不分官职大小就弹劾别人。
“韩大人,这个毛卜荃丞相教坊司的乐女,听曲子不给钱,我带人去讨债,他竟勾结兵马司的人诬陷我们勒索!”
李伟立刻告状,兵马司的那个人一听立刻变了脸色,急忙说道:“你不要胡说,我只是接报后依法行事!”
"你打算如何公正行事呢?"李伟冷声质问。
那人立即回应:"本官已知晓详情,既然是债务纠纷,那此事便由你们自行解决,本官不再插手。"
话音未落,他便挥手带着手下离开,生怕被御史参奏一本。
毛卜荃赶忙上前拦住:"赵指挥,您别走,这真是敲诈!"
"毛大人,兵马司只管缉盗,此事本官不便过问,还请毛大人另寻他人相助。"
赵指挥说完,带着人迅速离去。
事情到了这一步,毛卜荃只觉天旋地转,今日先写到这里罢,实在抱歉诸位老爷。
---
兵马司来时风风火火,走时亦匆匆忙忙,将毛卜荃孤零零留在原地。
短短片刻,毛卜荃便从气势汹汹的首领沦为孤立无援的小人物,在李伟、韩宜可与教坊司众人面前瑟瑟发抖。
"那个...李大人,这事儿全是误会,您信不信?"
毛卜荃颤巍巍地开口。
"哼!"
李伟冷笑两声,随后伸出手来。
毛卜荃欲哭无泪,在支付了二十贯赔偿金之后,李伟才勉强承认是误会一场,让韩宜可别弹劾他了。
韩宜可面露尴尬,先前还觉得毛卜荃冤枉李伟勒索,如今亲眼目睹这一切,竟不知该如何开口。
毛卜荃见韩宜可沉默不语,以为对方默认,赶紧转身逃离。
李伟这才转向韩宜可,客套了几句。
"今日幸得韩大人路过,否则今日之事还真棘手,多谢多谢!"
李伟由衷感谢道,若非韩宜可恰好出现,他们怕是要被兵马司带走,虽然他自己无妨,但那些乐师定会吃苦头。
"不是巧合,我本就是特地来寻你。"韩宜可勉强接受了李伟的行为,说道。
"哦?找我何事?莫非韩大人是想听曲?"
李伟好奇问道,毕竟他只是个小小的教坊司大使,韩宜可找他能有何事。
"..."
韩宜可无言以对,严肃否定了:"不是!我是有要事相告!"
"哦,那我们去我府上详谈吧。"
韩宜可思索片刻点头道:"也好。"
朝堂之事,非三言两语能尽述,于闹市之中谈论亦不妥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