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依季馨你的看法该如何应对呢?”皇帝目光灼灼地看向萧如薰。
只见萧如薰微微躬身行礼后,不慌不忙地说道:“陛下,请容微臣详细道来。”
萧如薰大步流星地走到地图旁边,伸手示意。
“若是由微臣领兵作战,微臣计划先派遣我边军一部,再辅以三千精锐的辽东铁骑,迅速越过鸭绿江朝南进军。与此同时,另派一部以南军为主力乘船进入清州地区。待两部军队成功会师之后,集中兵力一举攻克平壤城。”
说到此处,萧如薰稍作停顿,接着用手指向地图上的济州岛位置继续说道:“此外,还需组织一支以水师为主,将济州岛作为战略基地。如此一来,便可截断日本国的粮草供应以及后续部队增援的路线,让敌军陷入孤立无援之境。”
朱栩钧听完之后,闭上了眼睛,久久没有说话。
良久之后,朱栩钧方才缓缓地抬起头来,目光有些散漫,悠悠然地开口说道:“朝鲜国与那日本国之间的纷争之事啊,于咱们大明而言,实则并无过多紧要关联!要知道,这打仗所耗费的可不仅仅只是人力,更关键的乃是钱粮呐!若仅仅只为了那些不相干之人、不相干之事而出兵,如此这般做法究竟值不值得呢?”
“陛下圣明!虽说表面上看起来这朝鲜国和日本国之间的争斗似乎与咱大明毫无瓜葛,但实际上这倭国侵占朝鲜国不过是个幌子罢了,其真正目的乃是妄图借此机会入侵我大明国土啊!一旦让他们得逞,攻占了辽东之地,那么咱们大明的局势可就当真变得岌岌可危啦!关于这一点,想必陛下心里很清楚!”
万历皇帝很多时候做事由着性子来,要么和大臣反着来,要么不管不问。
不过有一点是好的。对于打仗,从来不遥控瞎指挥,对军饷粮草也是尽量满足,对于文官来说,万历不是个好皇帝。但是,对于武将来说,却是不折不扣的好皇帝,信任,给权,给钱。因此,帝国晚期情况下,依然可以打胜万历三大征。
萧如薰本想提出以战养战,甚至日本有银矿的事,后来想想不妥。一来自己没法解释信息来源,二来,以战养战这事只能做,不能说。大明皇帝陛下怎么能讨论这样的事?
“朕知道了!朕乏了,你先退下吧!”
朱栩钧当然不会现在就答应萧如薰什么。
这并非大明国内部的战争,对此皇帝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并不着急。
整个决策流程先是在朝堂之上展开激烈的讨论,随后再交由内阁深入研讨,接着还要与户部仔细商讨钱粮相关事宜,同时也得和兵部共同商议究竟该派遣何人出兵等一系列关键问题。
最终所有这些方案和意见都会汇总起来,呈交到皇帝面前由他来拍板定夺。然而,这当中的每一个环节想要彻底谈妥、谈透彻,绝非短短一两天时间就能完成的。
单说户部这边吧,首先就得明确需要多少银两才能支撑起这场战事。于是乎,双方你来我往地开始扯皮,经过一番唇枪舌剑之后,好不容易才达成一个彼此都能够勉强接受的价格。可别以为这样就算完事儿了,粮草方面更是让人头疼不已!究竟需要多少精米?又需要多少糙米呢?诸如此类的细节问题全都需要一一敲定,反复协商直至完全谈妥为止。
等到了兵部那里,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到底要出动多少兵力呢?从哪个地方调遣军队更为合适呢?这里头所涉及的种种门道和讲究,那可真是一门大学问啊!
就在大明这边尚在纠结着要不要出兵以及何时出兵的时候,朝鲜那边早已乱成一锅粥了。
自从四月十二日本不宣而战开始,朝鲜国内就赢过一场哪怕是局部的胜利都没有。
朝鲜王李昖慌了,立刻派人去北方把最精锐的部队给调了过来。
这支军队是朝鲜国北边防御女真人的,还是很有战斗力,而且骑兵。可坏就坏在骑兵上了,在朝鲜国内,根本不适合大部队骑兵作战,结果被日本军队的火器部队打个全军覆没,主帅也被杀。
李昖没有办法,带着文武百官逃出了汉城,开始派人向大明爸爸求救。
朱栩钧在见过萧如薰的第二天,令兵部尚书石星,通知蓟辽总督,派出一个三千人的队伍,去朝鲜试试水。
等萧如薰知道这事的时候已经是五天过后的事了。
“唉!此战必败无疑啊!”萧如薰有些苦恼,死的毕竟是大明的精锐部队啊!
在这段日子里,萧如薰借助与父亲萧文奎之间频繁而深入地交流,得以知晓诸多不为人知的内情。他所关注的焦点集中于两个方面:其一是有关朝鲜局势的动态;其二则是关于辽东地区李成梁所统领军队的情况。
需知,在过往的史册记载之中,这场波澜壮阔战役的主导者正是李成梁的长子李如松。然而,对于李家,萧如薰实在难以产生丝毫的好感。那李成梁长期以来采取“养寇自重”之策略,意图借此巩固自身权势地位。而其子李如松虽有勇略,但英年早逝,致使他们最终未能有效掌控局面,反倒让那头恶狼挣脱束缚、肆意张狂起来。
倘若李如松未曾过早离世,或许那后来兴风作浪的野猪皮努尔哈赤根本无法掀起如此巨大的风浪。只可惜啊,悠悠岁月长河滚滚向前,历史从来都不存在所谓的“如果”一说,既定事实终究无法更改。
不过,既然萧如薰来了,就绝对不会再出现努尔哈赤造反的局面。
喜欢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请大家收藏:(www.2yq.org)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