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欢从黄应良的家中走出来,心情沉重得仿佛压了一块巨石。
一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瞬间陷入了困境。
黄应良的家具厂被烧毁,妻子不得不远走他乡打工,留下年迈的父母和两个年幼的孩子。
这个家庭的悲剧,让吴欢不禁联想到石楼镇的其他百姓——那些因为“不听话”而被王波一伙逼得妻离子散的家庭,究竟还有多少?
黄应良的家具厂距离他家仅有一百多米,位于村里的一块闲置地上。村集体为了增加收入,以每平米一块五的价格将这块地租给了黄应良。相比于王波在红星工业区每平米十五元的高昂租金,黄应良自然选择了在自家村里办厂。
然而,正是这个选择,让他陷入了无法挽回的困境。
吴欢和郑升回到镇政府时,已是午饭时间。食堂里冷冷清清,只有寥寥几人。班子成员中,只有吴欢、郑升和曹映虹三人坐在餐桌旁。
其他人似乎都有各自的“应酬”,早已习惯了不在食堂用餐。吴欢默默地吃着饭,心里却在思考着黄应良的遭遇,以及石楼镇的种种问题。
午饭后,吴欢本想坐下来仔细阅读那些规章制度,然而,他刚翻开文件,门外便传来了“笃笃笃”的敲门声。抬头一看,一个身材矮胖、脖子上挂着粗大金项链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
他面带笑容,自我介绍道:“吴书记,我叫王波,正泰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吴欢心里一沉,显然,镇政府的保安并没有尽到职责,竟然让王波如此轻松地进入了办公大楼。
镇政府的办公区没有设置专门的保安,只要进了大院,任何人都可以随意进出。这让吴欢感到十分不满,但他还是礼貌地站起身,从宽大的办公桌后走出来,主动与王波握手。
“王总,久仰大名,请坐。”吴欢语气平淡,既不热情也不冷淡。
王波哈哈一笑,坐在了沙发上。史文适时地走了进来,为两人沏了一壶茶,然后恭敬地退了出去。王波对史文视若无睹,显然,他对镇政府的工作人员早已司空见惯。
“吴书记,你真是个大忙人啊。”王波笑着说道,“我请了你几次吃饭,都没请到,只好亲自上门来请了。”
吴欢微微一笑,不置可否:“王总,你找我有事?”
王波从口袋里掏出一支进口雪茄,递给吴欢:“吴书记,你是我的父母官啊。不拜访你,我还怎么混饭吃?”
吴欢礼貌地摆了摆手:“对不起,我不抽烟。王总太客气了,我不过是个公务员,人民的公仆,全国最小的官,哪里经得住你这样夸?”
王波见吴欢态度冷淡,便换了一种语气,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吴书记,我也是人民的一份子啊,还是个合法纳税人。你可不能不理我啊。”
吴欢淡淡一笑:“谁说我不理你了?我正想着有时间去找你呢。”
王波一愣,显然没想到吴欢会这么说:“哦?什么事?”
吴欢直视着王波的眼睛,缓缓问道:“王总是红星村人吧?”
王波心里一紧,不知道吴欢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还是点了点头:“是的,吴书记,有问题吗?”
吴欢笑了笑,语气平静:“王总,不知你现在是否有空,我带你出去走走?”
王波立刻意识到事情不妙,连忙说道:“我是土生土长的红星村人,哪个角落不熟?吴书记有事说事就是了,何必浪费时间?”
吴欢反将一军:“看来王总对我不是真心的,连陪我出去走走都不愿意。”
王波连忙摆手:“愿意,当然愿意。和吴书记一起出去视察工作,是我王某的荣幸。”
其实,王波心里有自己的小算盘。如果能让石楼镇的人都知道,新来的镇委书记和自己关系密切,那他在镇上的影响力将会进一步扩大。
和吴欢搞好关系,石楼镇的这片天,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到了停车场,王波提出要坐自己的劳斯莱斯,吴欢果断拒绝了。
“你那辆车要好几百万,不适合我这个党委书记坐。还是坐我的工作用车吧,亲民一些。”吴欢说完,径直走向自己的帕萨特。
王波心里有些不爽,但觉得吴欢的话也有几分道理,便悻悻然上了吴欢的车。吴欢亲自给王波当司机,这让王波心里又多了一份虚荣心。
整个石楼镇,恐怕没有哪个企业家能有这样的待遇吧?
让王波感到意外的是,吴欢虽然来石楼镇的时间不长,前后不过半个多月,但对镇上的路况却了如指掌,开车时显得轻车熟路。不一会儿,吴欢的车便驶入了红星工业集聚区。
吴欢将车停好,笑着对王波说道:“王总,到你的地盘了。我想参观一下这里的企业,你能不能帮我引个路,介绍我和他们认识一下?”
王波大喜过望,连忙点头:“当然可以啊。吴书记这么亲民,这么体察民情,真是人民的好书记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