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驻东吴市工作组办公室。
特派员周正阳将一份标着“绝密”的档案袋推到吴欢面前,封口的火漆印已经断裂——显然被人提前拆阅过。
“这是潘明案的原始卷宗。”周正阳的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节奏像是某种摩斯密码,“但少了三页。”
吴欢翻开档案,果然在关键证物清单处发现整齐的撕痕。缺失的页码,恰好对应潘明死亡前72小时的行程记录。
“省卫健委应该还有备份。”吴欢合上文件。
周正阳忽然笑了:“你去查过了?那不妨看看这个。”他滑动平板,显示出一份电子日志——东吴市第一医院档案系统在昨夜23:17被远程登录,检索关键词“潘明+手术录像”。
登录ID赫然是:吴欢的公务账号。
看到这个公务帐号,吴欢简直懵逼了。他自己很清楚,从来没有干过这种事情 。
省卫健委机要档案室。
张小燕用戒指划过读卡器,防弹玻璃门无声开启。她没告诉吴欢自己来这里——周正阳给的线索太像陷阱。
尘封的医疗档案柜里,1998年的手术记录本应泛黄,唯独潘明那页崭新如初。她用手指轻捻纸页,触感微微发硬——被人用化学药剂处理过。
“找这个?”
身后突然响起的男声让张小燕浑身紧绷。转身时,她看到省卫健委副主任林培生举着个老式胶片盒,白大褂口袋里的钢笔闪着金属冷光。
“当初我是第二助手。”林培生递过胶片盒,“主刀医生后来调任北京,不久便死于车祸。”
张小燕接过盒子的瞬间,听见走廊传来保安的脚步声。林培生后退两步,突然说了句莫名其妙的话:
“告诉程亮,他父亲取的活检标本还在病理科。”
省公安厅证物室。
程亮戴着橡胶手套,翻出1998年“程卫国殉职案”的证物袋。法医当年标注“毒品样本”的密封试管里,沉淀着几丝暗红物质。
“这不是海洛因……”现任法医在显微镜下调整焦距,“是人体组织——等等,这细胞结构?”
他突然抬头,脸色煞白:“程局,这是心脏肌肉切片!而且提取手法……”
“专业病理活检。”程亮盯着试管标签上模糊的编号,“我爸临死前,取的到底是毒贩的样本——”
“还是某个领导的?”
省委小会议室。
吴欢将胶片投影到幕布上。手术录像没有声音,但能清晰看到潘明在麻醉前突然挣扎,主刀医生转头对护士说了什么,随后——
录像跳帧了3分28秒。
当画面恢复时,手术刀已经不在主刀医生手中,而是插在潘明左胸。更诡异的是,在场所有人都在继续操作,仿佛没看见这个致命失误。
“不是医疗事故。”吴欢定格画面,放大护士托盘里的药剂瓶,“他们先换了麻醉剂,让潘书记恢复意识,再……”
他的手机突然震动,张小燕发来一张照片:病理科档案显示,程卫国提取的“毒品样本”编号,与潘明术前血液检测的条形码前八位完全一致。
中纪委工作组临时驻地。
周正阳听完汇报,从公文包取出三页泛黄的纸。
“昨晚有人塞进我房间。”他将纸张铺开,每页右上角都盖着“阅后即焚”的蓝章,“潘明死前见过三个人。”
第一页记录:20:15 省府办 钱建国(已故)
第二页记录:21:30 省纪委 现任中组部副部长
第三页记录:23:45 东吴医院 林培生(时任主治医生)
“有趣的是。”周正阳用紫外线灯照向纸面,隐藏字迹浮现——“三人均否认会面”。
东吴医院病理科。
程亮用父亲留下的钥匙打开老式标本柜,标本柜格子空空如也,只贴了张便签纸:
“标本已移交新龙王”
字迹和钱建国遗嘱一模一样。
省委大院地下车库。
吴欢拉开车门时,发现后座放着个医用保温箱。箱内温度显示-70℃,里面静静躺着三支标着“S-1998”的试管。
保温箱夹层有张字条:
“刀要见血,鞘需合缝——G”
车窗突然被敲响。保安弯腰提醒:“吴主任,省长让您立刻去会议室,中组部领导到了。”
后视镜里,保安的右手虎口处——有道刚结痂的疤痕,形状像条小蛇。
省委第一会议室。 晨8:15.
中组部副部长郑国良将公文包放在茶几上,金属搭扣与大理石台面碰撞出清脆声响。吴欢注意到这个动作让省长眼角抽动了一下。
"东吴的干部调整方案,部里很重视。"郑国良翻开笔记本,钢笔在"钱建国"三个字上画了个圈,"特别是涉及'历史遗留问题'的岗位。"
会议室突然安静。吴欢看着省委组织部长悄悄把《拟交流干部名册》往抽屉里推了推——最后一页露出"程亮"的名字,调动去向栏却被人用红笔打了问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