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大费周章搞什么媒体发布会,在《微微一笑很倾城》大结局后的第三天。
《失恋33天》便在燕京低调开机了。
相较于张潇辰运筹帷幄,事事考虑在前的导演风格。
刘亦非则是主打一个随心所欲,任演员在剧本框架内即兴发挥。
前者要求导演有极强的统筹能力,甚至在拍摄前,脑海里便有了清晰的画面。
张潇辰作为穿越者,清楚的看过原作,明白其优缺点,自然可以轻松做到这一点。
而刘亦非不行。
作为一个新人导演,她没有张潇辰宛若开挂一般的本事,只能选择边拍边摸索。
以此不断提高自己对剧本的掌控力,以及临场调节能力。
当然,刘亦非导演也有属于她的优势。
那就是自身的顶级演技,以及衍生出的演员调教能力。
一旦演员的表演不如她的意,她是真能亲自上场示范的。
在这点上,张若均表现得非常好。
刚一开拍,就用他精准的肢体语言和台词节奏,将一个娘炮、毒舌、洁癖、细腻的男闺蜜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相反,唐焉还有些端着。
倒不是说她故意的,实在是花瓶角色演多了,演技不自觉的套路化。
一旦遇上黄小仙这种有些表演深度的角色,短板便一下凸显了出来。
这可就撞刘亦非枪口上了。
别的她不好说,指点演技对刘亦非来说还不是手拿把掐?
片场上的刘亦非可没有平日里那般随和,板起脸来还是很有威严的。
上来就让唐焉接连吃到NG。
随后便是不厌其烦的,将黄小仙的人设和反应,掰开揉碎了讲给唐焉听。
说到激动处,直接当场示范。
搞得唐焉压力山大。
生怕自家闺蜜下一秒蹦出一句,要不黄小仙还是我来演吧。
那唐焉真要买块豆腐撞死了。
要知道唐焉现在正面临绝大多数女演员都会面临的问题——转型。
毕竟青春饭吃不了一辈子。
尤其是女演员,花期尤为短暂。
只有转型演技派,摘下花瓶标签,才能最大化延长舞台寿命。
而今好不容易有个机会,还是着名创作鬼才张潇辰编的剧。
甚至从剧情来看,还是一部大女主戏。
这种片子有多稀缺,只能说懂的都懂。
所以对唐焉来说,《失恋33天》无疑是天赐良机。
搞定这部电影,她可就正式晋级电影咖了。
如果侥幸票房成绩还不错的话,她便能从此戏路大开,走上一条康庄大道。
因此,这煮熟的鸭子可不能让她飞了!
只可惜,人生总是不尽如人意。
唐焉越着急想表现自己,便越不能进入状态,越找不到状态,又会越着急。
如此恶性循环也许会持续到她某一天突然开窍。
可偏偏她又碰上了一个更着急的刘亦非。
站在刘亦非的角度,她同样压力山大。
这既来源于初次执掌一个整个剧组的恐惧。
也来源于对未来票房、口碑、评价等等不确定性。
更来源于追赶张潇辰的决心。
她刘亦非,同样不想做丈夫身边的花瓶。
时间不会停下它的脚步。
很快,拍摄第一天过去了。
《失恋33天》第一天的进度明显没有到达刘亦非的期望值。
回到酒店,刘亦非可算是短暂卸下重担,瘫在沙发上生无可恋道:
“救命!到底要怎样糖糖才能真正进入状态啊?”
“一想到她是我钦点的女主角,我就更纠结了!我选人的时候是不是太草率了?”
张潇辰一边帮她按摩舒缓疲惫,一边安慰道:
“有没有可能是你太心急了?毕竟这才第一天。”
作为旁观者,张潇辰觉得自己还是有发言权的。
甚至从听到唐焉的名字,他就想到会是这个局面了。
张潇辰只是认可她的潜力,可从来没觉得在这个时间点,唐焉能轻而易举把黄小仙演好。
但刘亦非无疑表现得过于心急,第一天就给人上强度。
其实张潇辰的计划,是让《失恋33天》进军贺岁档,中间的时间可以说非常充裕。
按理说刘亦非也知道这个事,为什么还表现得这么心急呢?
“失恋33天,我想着33天拍完嘛!”
刘亦非道出了真实想法。
张潇辰没有质疑她的决定。
也许从她一开始拿到《失恋33天》的剧本,脑子里就有这个想法了。
作为这部电影的实际操盘手,刘亦非本人的意志必须得到尊重。
而作为媳妇,刘亦非有目标,那张潇辰就帮她实现就好了。
再说了,张潇辰记得前世《失恋33天》的拍摄周期就不到一个月,没理由刘亦非就做不到。
“所以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唐焉的演技,她迟迟进入不了黄小仙的角色?”
张潇辰一板一眼分析道:“从理论角度来说,无非就是她自身没有失恋的经验,然后一时间又找不到这种感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