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一系列路演,张潇辰和刘亦非疲惫的回到燕京。
机场回家的路上,刘亦非掏出手机刷了刷微薄,不自觉的念出了声:
“铁三角齐聚《专属定制》,首映票房第一,引发全民关注,最强贺岁片名副其实。”
“老公,《专属定制》现在排片大概是多少啊?”刘亦非问道。
“这个我还真知道,前面和院线经理聊了聊,业内给《专属定制》的排片普遍在36%左右。”张潇辰回答道。
“这么高啊?我们首映那会,排片才20%,他们比我们最高时期都要高,有点欺负人了!”
“毕竟是冯裤子、汪朔和葛大爷的贺岁组合,又是经典的冯氏喜剧,大过年的,大家都信这套。”
“客观来说人家确实开创了贺岁片的先河,不过你放心,论票房,他未必能高过我们多少。”
“大家都信,你不信?”
刘亦非似笑非笑:“这么有信心?不会是在安慰我吧?”
张潇辰掏出手机:“喏!刚刚收到的消息,我们昨天的票房,2400万。”
“那《专属定制》呢?”
张潇辰不以为然:“你看新闻提都没提,只笼统的说了句首映票房第一,想来就算高也高不到哪去。”
刘亦非疑惑道:“为什么?我觉得《甲方乙方》拍得很好啊!《专属定制》我还挺期待的。”
张潇辰弱弱道:“额……有没有可能这部还不如上部?”
“怎么会?冯裤子导演,汪朔编剧,葛大爷主演,原班人马,资金充足,拍摄技术也迭代了,怎么可能一点进步都没有?”
刘亦非表示不相信,灵机一动:“要不我们去电影院看《专属定制》吧!”
“现在?”
张潇辰大惊失色:“刚跑完路演回来,你不累么?”
刘亦非娇嗔道:“累!但是看喜剧可以缓解疲劳。”
缓解疲劳?
从另一个角度说,这片子确实挺催眠的。
“去嘛!去嘛!”
“行,那……那就去吧!”
架不住老婆再三请求,张潇辰只得点头同意。
同时也为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感到悲哀。
“老婆啊!你可不要后悔。”
……
……
随便在附近找了个影城,张潇辰和刘亦非全副武装,助理去帮他们买票。
白嫖到看电影,助理和司机看起来还挺开心。
“得,受害者又多了几位!”张潇辰内心吐槽道。
买好票后,一行人坐在影城观察。
《专属定制》的排片很高,肉眼可见排得密密麻麻。
再往下就是自家的《失恋33天》,夹在《专属定制》中间,看起来也很醒目。
而同档期的其他电影,就彻底沦为其他了。
这就是电影市场的残酷。
当同档期有这么两部巨无霸时,他们也就彻底失去了生存空间。
这时,影厅里走出来一波观众。
从他们的讨论声中,能听出来刚看的是《专属定制》。
一对情侣从张潇辰他们面前走过。
“你觉得好笑么?”
“我觉得像是有人在逼着我笑。”
“我觉得好笑!”
“哪儿好笑?”
“嗯,冯氏喜剧还没有《失恋33天》好笑!”
接下来又路过一群大学生。
“我愣是没看出来这是部电影,三小品一朗诵,冯裤子是准备上春晚当导演么?”
“一坨shit,电影里的台词送给冯裤子,以前挺接地气一导演,现在俩脚不沾地儿了。”
“要我说,冯裤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未来属于我们年轻人,二刷《失恋33天》,有没有去的?”
“算我一个,连段子都是网络老梗,京味甚至不如《失恋33天》这么一部小妞电影,冯裤子还有脸自称京派文化先驱?”
这两拨人好歹说了几句。
大多数看完《专属定制》的观众,都是默默的离场。
要知道,正常一部电影散场,大家或多或少都会评论。
最起码这部电影好还是不好,总要有个结论吧?
但《专属定制》不是,人群死一般的寂静,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一部沉重的灾难片呢。
“有种不祥的预感,不会真被你说中了吧?”刘亦非嘴里喃喃道。
与之成鲜明对比的,是十分钟过后,一群看过《失恋33天》出来的观众,叽叽喳喳好不热闹:
“世上最肮脏的,莫过于自尊心。我太喜欢这句话了!”
“王小贱这个角色真的太颠覆了!好想有王小贱这样的男闺蜜啊!”
“黄小仙追车那段真的太好哭了!只看一遍我就能背下那段台词,我知道我做错了什么,你可不可以原谅我,可不可以再等等我……请你别放弃我,我不再要那些一击即碎的自尊了……我要让你看到,我现在有多卑微……”
“……”
终于,轮到张潇辰他们检票进场了。
落座后,张潇辰观察了一番四周,基本坐满了。
“这上座率,可以啊!”刘亦非感慨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