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蓝星,没有原着《夜谭十记》,自然也不会有《让子弹飞》,但姜闻和马可还是凑一块了。
一番寒暄下来,张潇辰了解到两人还是刚开始合作。
契机还是因为最近资本热钱疯狂涌入影视圈,姜闻猛然发现自己支撑不起一个剧组了,这才想起之前找过他的马可小兄弟。
有意思的来了。
这回两人合作的第一部作品,还TM是《让子弹飞》。
这是什么鬼历史修正力啊?
姜闻后面不会又把《一步之遥》搞出来,然后巨亏2亿多吧?
原时空他们可是把《让子弹飞》赚的通通亏进去了。
此后两人分道扬镳,姜闻也再无建树。
回到蓝星这边,《让子弹飞》肯定是由星辰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了。
哪怕分给姜闻这边一些投资额,赚得也铁定没有原时空多。
后面再作死的话,那真的底裤都要亏没了。
言归正传。
一番寒暄过后,众人落座。
作为东道主,马可担起了活跃气氛的重任。
先是向张潇辰和刘亦非表达了祝贺,盛赞了他们在戛纳所取得的一系列成绩。
接着又对自己没能亲临戛纳现场感到遗憾,并表示《时空恋旅人》上映后,一定亲临首映场观礼。
商人嘛,场面话那是一套一套的。
毕竟花花轿子众人抬嘛!
人家这么客气,那张潇辰自然也跟着商业互吹了一波。
什么姜闻是国内最“硬”的导演啦!
这里的硬指的是艺术坚持。
姜闻平日里可是狂得很,这回碰上张潇辰可算是老实了,连道不敢当,说论艺术,张潇辰才是业内最顶的那个!
接着张潇辰又把姜闻和马可之间的合作,形容为慧眼识珠,珠联璧合的典范。
马可更是受宠若惊,连忙谦虚称,论制片和公司运营,星辰才是他们需要仰望的对象。
就这样,双方的沟通,一直在一个友好的氛围中。
期间姜闻还好奇的问了问星辰签约导演的待遇。
这里由刘亦非出面解释。
作为星辰签约导演的代表之一,她最有发言权。
星辰在签约导演方面,采取的是好莱坞的工业化制作理念,再因地制宜,根据华国实际情况作相应调整。
总的来说,就是由公司提供剧本和资金,导演有绝对的自主权,公司原则上不对拍摄过程进行干涉,只安排制片对资金进行审核和把控。
导演拿固定片酬,外加5%的盈利分成。
姜闻一听,顿时有些眼馋。
这些年他可受够了拉投资,以及外行指指点点的苦头。
给钱,外加不干涉排片,还有固定片酬和盈利分成,这不就是他梦寐以求的么?
“那自己提供剧本呢?”姜闻又问道。
“额……”
刘亦非下意识看了一眼张潇辰。
星辰现在还遇到过自带剧本的导演,想来迟早要碰上,有些问题是该未雨绸缪一下,就是自家老公好像没看出她的暗示,只顾着闷头吃菜。
于是在姜闻殷切的目光下,刘亦非硬着头皮说道:
“剧本通过的话,可以另外拿一份编剧费用,其他条件不变。”接着她又补充道:“另外导演可以有一定的投资份额。”
姜闻一听,更心动了。
进可以拿投资份额赚取更多利益,退也可以保守拿底薪外加分红。
又没什么掣肘,安安心心拍戏就行。
这是什么神仙公司啊!
早知如此,他还开什么公司?
直接投了星辰岂不美哉?
“咳咳……”
马可轻咳一声,打断了这一话题:“来来来!大家先吃菜,有什么事咱慢慢聊!”
再这样聊下去,好不容易舔来的合伙人就要跑啦。
“吃鱼吃鱼!这鱼可真新鲜!”
张潇辰也跟着岔开话题。
他就没想着把姜闻招入麾下。
姜闻是个特立独行的艺术家,但不是张潇辰想要的工具人。
先不说他喜欢烧胶片,一段戏翻来覆去的打磨,平白增加拍摄成本。
这都能忍。
关键是他特别喜欢改戏和加戏,经常一拍脑袋整段推倒重来。
到时候把张潇辰的剧本改得面目全非,他还不得气死。
话题一下子被打断,大家干脆转入正题。
姜闻终于拿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剧本,也顾不上吃饭了,直接原地开始翻阅。
当年姜闻改编剧本的时候,并没照搬原着内容,而是借鉴了原着《夜谭十记》中《盗官记》的主体框架,再结合他的理解,利用电影独特的表现手段,进行了深入重构和再创造。
所以《让子弹飞》的剧本,除了有和原着相同的精神内核,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已经完全是姜闻的模样了。
现在,张潇辰直接把现成的《让子弹飞》剧本交到姜闻手上。
可想而知对方会有多激动。
只感觉这剧本上的一字一句,每个剧情转折,每段台词,都写到了他的心坎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