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第二天白天,这首由刘亦非演唱,新鲜出炉的《胡广生》,已经空降至热歌榜第二了。
有趣的是,同样一首由刘亦非演唱的《凉凉》,突然又冲回了热歌榜榜首。
起初,歌迷朋友们还有些奇怪。
歌手发新歌,连带着老歌翻红,倒不是什么怪事。
可为什么是这首《凉凉》呢?
甚至底下还有一首刘亦非的《说散就散》,也冲进了热歌榜前十。
“刘亦非现在这么火么?”
“这要是把张潇辰也算上,这对CP已经占据了榜单TOP10的半壁江山了呀!”
“菲潇在影坛,已经是独一档的存在了,现在还要一统歌坛么?”
也别怪歌迷朋友大惊小怪。
一帮实力歌手,天王天后中间,夹着一对影视圈CP。
这架势实在是有点吓人。
其实这就是蓝星网友有点少见多怪了。
要知道后世流量最热的那段时间,热歌榜单上满满的小鲜肉和小花。
菲潇再怎么,也比这些人强多了吧?
至于刘亦非的歌,为什么突然流量大爆,点开歌曲评论区就能知道了。
底下满是各种粉丝玩梗。
【凉凉!胡广生凉凉!】
【凉凉!这人生啊!说散就散了!】
【刘亦非下个清明去音书祭胡广生,去的一定是《凉凉》吧!】
【一首《凉凉》,送给胡广生!】
……
……
四月初,《大圣归来》终于结束了长达两个月的上映周期,来到了下档的日子。
从刚上映时,被官方誉为引领国漫崛起的良心之作。
到上映第六天,登上单日票房冠军的宝座。
再到元宵后的第一个周末,一举刷新了由同一导演保持的总票房纪录。
两个月里,《大圣归来》创造了太多的不可能,惊掉了太多人眼球,同时也一次次打破全国人民的认知。
最终,《大圣归来》的收官票房来到了23.6亿。
将此前由《时空恋旅人》保持的15.7亿的纪录,整整提高了近8亿。
从此华国票房总榜排名前二的,都是同一导演的作品。
甚至还是横跨不同产业,两种不同类型的电影,简直恐怖如斯。
更恐怖的是,张潇辰在电影圈出道也才仅仅两年多,累计票房已经超过了50亿。
正式晋级华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五十亿票房大导。
业内人士直接人麻了。
辛辛苦苦干了这么多年,还赶不上人家小年轻干两年。
人家不但累计票房站在行业顶端,关键人家的电影还贼TM赚钱啊!
啥啥都比不过,自己这一把年纪是活到狗身上去了么?
而说到赚钱,一众影视圈资本就更有话要说了。
那些跟张潇辰没啥关系,或者压根搭不上关系的,一个个恨得咬牙切齿,仿佛自己亏的钱全尼玛给张潇辰赚去了。
而那些曾经跟张潇辰搭上线,甚至一度有机会参与投资《大圣归来》的投资人,更是肠子都悔青了。
当初嫌弃人《大圣归来》是动画片,没有大爆的潜力。
觉得张潇辰把大家当冤大头。
结果呢?
“人张潇辰有钱是真给大家赚啊!”
“奈何自己瞎了眼,错把珍珠当鱼目。”
“一个个自诩懂行,也不想想,你再懂能有人张潇辰懂么?”
“票房总榜冠军,难道是跟你开玩笑的?”
在影视投资领域,一年下来,有赚有赔才是正常的。
综合下来,能做到赚多亏少,就可以称得上合格的投资人了。
毕竟影视投资,出了名的风险大。
当然,有时候赚钱不必在票房,这个懂的都懂。
但能在票房市场上堂而皇之的大赚,谁又愿意去捞偏门呢?
这不是难么?
结果现在,横空出世了一个张潇辰。
电影到了他手上,只有两种可能。
【大赚!】和【大赚特赚!】
动不动就十倍以上的收益,这谁遭得住啊?
电影投资的固有逻辑,都要被张潇辰给颠覆了好么!
一开始的《那些年》和《失恋33天》,确实是小投资大回报。
可收益倍数虽然唬人,但五亿左右的票房还是在业内人士的理解范围之内。
无非就是找准精确观影人群,针对性的推广宣发方案。
优秀的作品质量,再加一点点运气。
但从《时空恋旅人》就有点不对劲了。
一部文艺向电影,打破当时的总票房纪录,怎么看都有些天方夜谭。
不过大家还是能解释。
毕竟华国第一座【金棕榈】,民族情绪高涨,吸引了一大批真正喜爱电影的人士。
接着两位顶流主演高调官宣恋情,又吸引了一大波年轻的吃瓜群众。
再加上二者堪称海量的粉丝群体。
整出个票房奇迹也说得过去。
直到这次的《大圣归来》,那是真的业内几乎无人看好。
其成本也是来到了张潇辰所有电影里最高的1.5亿,光回本就要五亿左右的票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