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美呀!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海景。”
看到眼前的景色,陈业梅不由感慨一声,痴痴望着远处不由发呆。
陈业峰无奈的摇摇头,像他们这种高中生就知道天真烂漫。
他们也许只是关心眼前美丽的风景,而对出海讨生活的渔民来说,这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每天披星戴月,辛辛苦苦出海,所有的心思都在收获上,哪有那个闲工夫欣赏什么风景,渔民只关心自己一天的收获。
他们划船抵达孤岛,现在还没有退潮,海滩大部分还淹没在海水里。
小木船靠岸,众人把东西都搬上小岛,让陈父他们先上岛休息。
陈业峰三人打算在退潮之前去把昨天放好的地笼收一下。
他们划着小木船朝着放地笼的地方而去,也没有多远,就在离小岛礁石滩不远的海域。
等到小木船划过去,他们很快就发现了浮标。
浮标上都做了特殊的记号,只要不是那种品行很坏的渔民,都不会随意乱动人家放在海里的地笼,要是被发现了,那绝对是要打破头的。
身为渔民,大家都不容易,要是自己的辛辛苦苦放的地笼被人家偷了,心里面肯定不会好受,到时候杀人的心都有。
这种事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前几年,阿志他们家放的地笼就被村里的渔民故意偷拿,而且还不只一次。
有一次,阿志三兄弟特意开船去蹲守,还真被他们当场抓了个现行。
那偷拿阿志他们地笼里鱼获的渔民是一对父子,那父子俩脸皮也厚,竟然说自己拿错。
拿错麻痹,还能次次拿错?
自己的地笼没有标记吗?又不是傻的,地笼放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
听到阿志三兄弟的质疑,那父子俩直接爆粗口,两家当场就在海上干起来。
最后,还闹到了公社。
在公社领导的调解下,那对父子赔了一些钱,最后才没有闹到边防所去。
“阿峰,你来收,你运气比我好。”
本来是陈业峰在划船 ,大哥就过去跟他换了个位置。
陈业峰轻笑道:“这跟运气有什么关系,反正里面的东西已经成定局了,谁拉上来还不是一样?”
“还是你来吧。”陈业新总感觉让弟弟来收地笼要稳妥些。
“行吧,我来就我来吧。”说着,陈业峰也没有矫情,开始拉第一排地笼。
找到浮标后,他就跟阿财拉着地笼的绳子往船上拽。
虽然没有拉网机,不过两个男子汉拉一排地笼还是小菜一碟的。
“阿峰,这一网挺不错的,挺沉,应该也有不少货吧!”五叔拉着地笼,兴奋的大叫。
从手感上判断,这一网的收获似乎也不错。
每一次收地笼都像是开盲盒,充满了无限刺激。
陈业峰祈祷道:“千万别再是钩鼻海蛇了。”
他现在收地笼还有心理阴影。
“是钩鼻海蛇还不好吗?活的也能卖一块钱一条,也挺赚钱的。”陈业新倒是无所谓,虽然海蛇看着挺恐怖的,但是值钱呀。
一块钱一条,感受就像是在捡钱一样。
陈业峰摇了摇头道:“好像小码头钩鼻海蛇的价格没有这么高了,听阿志说现在活蛇才收5毛钱一条,而且价钱还在下跌。”
大哥顿时就有些错愕:“怎么会降这么多?”
“好像说昨天不少渔民都抓到了这种海蛇,海蛇的数量一多,价格就不怎么坚挺了。”任何东西都是物以稀为贵,一但数目多起来,价格就会往下降。
而且现在这种毒蛇的市场需求量不是很大,市场一饱和,东西卖不掉的话,价格就直线往下降。
听了陈业峰的话,大哥也很庆幸他们是第一个抓到这种海蛇的人,要不然也不可能卖出这么好的价格。
就连死蛇的价格都卖到三毛钱一条,他估计再过几天,活蛇的价格都卖不到这个价格了。
地笼收上来后,陈业峰特意把里面的收获抖了抖,把收获全部抖到一头的集鱼袋里,然后用头顶往里面照了照。
现在天刚亮,光线还不是很好,所以才用电筒仔细检查。
确定里面没有海蛇,他才解开集鱼袋的绳子,然后将里面的渔获一股脑的全部倒在船舱上。
这次收获还不错,兰花蟹、梭子蟹、石头蟹都有,还有好几只九节虾,看着都挺大的。
还有一些小杂鱼。
“哟,还有两只石九公,可惜太小了。”
陈业峰将那两个石九公扔进海水里,让它们回去喊家长。
为了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一般一些小的海鲜,渔民就算捕捞到了,也会直接放生到海里去。
他让五叔把那些值钱的螃蟹绑一下,全须全尾的螃蟹价钱才高。
他就开始一个人收地笼。
接下来的几个地笼收获也算不错,不过都是螃蟹、虾还有海螺带壳的鱼货。
连收了几排地笼上来,把所有鱼获都倒在甲板上,然后三人撅着屁股收拾那些鱼获。
该绑起来的就绑起来,该扔掉的就扔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