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不信不由想起他少年时村里人抓猴子的情形。他所在的村子依山而建,经常有猴子捣乱,于是有村民在墙上挖了一个只容一个拳头的小洞,在洞里放了一大把花生。猴子看到花生,把手伸进去抓住,但再想缩回手来却缩不回来了,村民过来抓猴子,猴子又想逃跑又不肯放弃那花生,最后被村民活捉。
现在,这一列粮草大车队就是那洞里的花生。
“精彩!”这一连串线索飞快的在白不信的脑海中被穿了起来,他不由脱口而出。
徐霞客只是微微一笑。他明白白不信在说什么,只是,现在可不是享受被人夸奖的感觉的时候,何况他这个饵下的太诱人,叛军出动了这么多士兵,需要十分小心才行。
“停止后退!”徐霞客下令,“第一伍,投火把!”
第一伍的士兵冲到离叛军不远处,向大车用力掷出火把。
叛军一个百人队大声呼喝着冲出来,拦在大路上,防止官军再来投掷火把点燃粮草,其他叛军士兵纷纷拉的拉推的推,拼命拉起大车向前走去。
徐霞客和白不信同时微笑起来。
叛军上当了。
他们以为官军真的急于烧掉粮草,所以拼命保护着粮草,面对不过百人的官军也已经军无战心,只想尽快把粮草拉回自己的大营去。
徐霞客低声向白不信说了几句。
白不信点头,转身点了五十名官军士兵,离开大路穿过田野,一路大声叫嚷着向官军大营而去。徐霞客则领着另外五十名士兵,手执火把,远远的跟着叛军,既不靠近,也不放弃。
从叛军的角度看来,官军显然是派出一部分人向大营求救,另一部分人则跟踪着他们。这一来更刺激了叛军,为首的叛军将领是一个千夫长,名字叫张健,他大声吆喝着,催促叛军加快拉车。叛军人数虽多,但三十辆大车都要全凭人力拉动,一辆车数十人,分成几班轮流推拉,仍然是个个累的浑身是汗,好在官军现在只有五十人远远跟踪着他们,只要抢在大队官军来援之前把粮草运到下游去,这五十人倒不在话下。
叛军士兵一路轮流推着车前行,眼看着快到岔路口了。从岔路口左转下行,就可以前往叛军营地方向。但这十里走下来,叛军士卒都已经累的快趴下了。徐霞客领着五十名官军士兵远远跟着,看起来倒好象是叛军在为官军推车运粮,官军在那押运一样。
“游击大人,他们快把粮草抢走了!”一个什长忍不住提醒徐霞客。
徐霞客嘿嘿一笑:“别急,他们会帮我们把粮草运到我们的大营的。”
话音刚落,只听岔路口的树林中一阵呐喊,火光闪动,现出官军旗帜来。
张健大吃一惊。他虽不知埋伏的官军有多少人,但无论多少人都拿着火把是一定的。此时粮草离树林很近,只要用力一投,火把就可能扔在车上。他生恐被埋伏的官军烧了粮草,这粮草要就被烧了,就算是把埋伏的官军都杀光也功不抵过,但树林在大路左侧,正挡在叛军回营的道路上,眼见得由近及远,树林中一派火光晃动,明显的埋伏的官军非止一处,实在难以强行突破,赶走了这一块埋伏的官军,前面还有埋伏,只要有一处埋伏没有赶走,粮草就可能被烧,加上身后还有五十名官军士兵一路跟踪,实在是顾此失彼。
“向前直行!”张健眼见左转不得,当既下令直行,打算先强行渡过小支河再说。
话音未落,只听一阵呐喊,河对岸现出一个官军百人队来,个个手拿火箭,就要射粮草车。
张健气的破口大骂。他空有上千的兵力,却不敢放弃粮草攻击官军,此时左边树林里是官军,身后也是官军,河对岸还是官军,看起来人数都不多,但一个不小心被烧了粮草,他的脑袋只怕不保,何况此处离官军大营不远,万一官军大至,他这一次出击就是偷鸡不成反而蚀了一把米,他只能把绝大多数军力用在拉车上,全力催动粮草快行,但现在该向哪个方向走?
张健正自焦急无计,一个瘦小的人排众而出,来到他身边。这人正是张三德。他和叛军汇合后一路前行,眼见左转的路走不得,前行也不成,而张健又没有了主意,当下来到张健身前,向张健说道:“将军,上游十里有一个浅滩可渡河!”
张健大喜。
既然官军在这里埋伏,那么无论如何他们不会在上游埋伏,这不但是人数问题,更是智商问题。叛军大营在下游,官军怎么会在上游埋伏?他们只要绕一个弯,就可以安全渡河,保证粮草的安全,将这三十车宝贵的粮草运回去,如此神出鬼没,谅官军想不到。
于是,高智商的张健下令推车右转,向上游走。
徐霞客身边的那什长目瞪口呆的看着叛军。他实在弄不懂,叛军为什么这么听徐游击的话,徐游击说他们会把粮草拉到官军大营去,这些叛军真的就往那方向拉!徐霞客连叫了他两声,他才反应过来:“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