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玥从他们的聊天当中,分析得出,这个私塾规模也不大,也就两个班,一个启蒙班,一个科考班。
科考班以考童生为主要目标。
学子们考上童中后,就会转入县里的县学,接着考秀才。
意思就是说,明玥现在在面馆里,见到的,不再是蒙童的书生,基本都是跟祁昭同班的。
明天的事,围观的人里,必须要有老祁家的人。
祁昭又刚好在县里。
明玥勾了勾嘴角,明天的计划,一定要万无一失呀!
她又在面馆附近待了好一会儿,终于看到有个穿着补丁衣裳的书生,抱着几本书,从私塾里快步走出来,进了附近的一家书肆里。
明玥大概看出来了,他是在帮书肆抄书挣钱的。
等那个书生,领了新的书,走出书肆的时候,明玥走过去,拦住了他的去路。
......
跟书生交涉完了,明玥在走回知味楼的路上,一边走一边想。
明天该怎么样把围观观众从清溪村拉到县里来呢?
既能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来到县里,又不会怀疑到自己的头上。
......
“牛乳,牛乳,30文钱一桶牛乳!”
前头,几个菜农摊子边,有个壮汉,在十分卖力地喊着卖牛乳。
明玥眼前一亮!
她有主意了!
于是,她走了过去,跟那个壮汉买下了他的牛乳。
多加5文钱,连桶也买下了。
满满一桶,她提不动,就让那个壮汉帮她提到知味楼。
人家汉子没想到能这么顺利就卖出去了,甚至都没讨价还价一下,让他帮忙送一下,他肯定也是愿意的。
这个时候的牛乳,没有经过处理,很是腥臭。
这里好多人不知道怎么处理牛奶里的腥臭味,并且吃了不管饱,大部分的人都不喜欢喝这玩意,所以卖得比较便宜。
回到了知味楼,明玥怕一桶奶不够用,又问了邵掌柜,像这样的牛乳,平时哪里还能买到。
邵掌柜虽然不知道明玥要这些牛乳来做什么,但是既然她问了,自然会如实相告。
“一般在菜市和摆地摊卖山货的市场里有,大概率,在城西市场会有。”
明玥道了谢,就想往外走,邵掌柜叫住了她‘。
告诉她城西市场离这可不近,他叫了酒楼里平时用来采购送货的马车送明玥过去,待会儿也方便帮她把牛乳拉回来。
明玥运气不错,在市场淘到了2桶牛奶,都是几十文钱就带着桶一起买下来了。
......
明玥再次回到知味楼,之前邵掌柜答应给她找来的十个汉子,已经在等着了。
邵掌柜让他们认了人,告诉他们凡事都要听明玥的安排。
知味楼给他们安排了两辆马车,十个汉子加明玥,外加三桶牛奶,根本不够坐的。
明玥又另外花钱,雇了一辆马车,专门拉她和三桶牛奶。
......
回到镇上,明玥去给汉子们定了客栈,又在好味楼给他们定了两天的餐食,让他们到饭点就到好味楼用餐就行。、
另外又给他们每个人发了50文钱,让他们今天在镇上自由活动,明天一早她再来交代他们要做的事情。
这边安顿好了十个汉子。
她到镇子的边缘,找到一个住在窝棚里的人家,这家人,是一对夫妻和两个孩子。
这会儿一家四口,一个个都愁眉不展,唉声叹气的。
儿子抱怨,现在镇上每天卖柴火的人越来越多了,柴火也越来越难卖出去了,他都三天卖不出一捆柴火了。
小女儿抱怨,现在天旱,山上和地里的野菜越来越难挖到了。
家里的大人倒是没有在抱怨,但是从他们皱得深深的眉头里,能看出,他们的愁苦,不比两个孩子少。
很好,明玥要找的就是这样的人家。
.......
明玥跟那家人谈好了事情,就又再度回到镇上。
她先去市场,买了几百个鸡蛋,差不多把市场里的鸡蛋都包圆了。
然后又去粮油杂货一条街,买了白面,红糖,菜籽油,白醋,细筛,蒸笼,几个大海碗,和大盆等,这些都是做蛋糕能用到的东西。
然后又雇了一辆骡车,运她刚买的东西和那三桶牛奶回村。
......
一回到家,卢氏看到明玥买了这么多的鸡蛋和牛乳回来,很是吃了一惊。
“月丫啊,你怎么买这么多鸡蛋和牛乳?现在天热,这牛乳放不到明天就坏了,咱们星星一晚上可喝不了这么牛乳!还有这么多蛋,就咱们祖孙两个,吃到过年也吃不完啊!”
明玥帮着赶骡车的车夫把东西都搬进院子里,结完了钱,送走了车夫,才跟卢氏解释。
“外婆,我买这些回来不是自个儿吃的,是要做成一种吃食,明天拿去县里卖的。我先试着做一些出来,您给我打个下手。我也是刚从知味楼那学回来的,看看能不能做出来。”
卢氏一听,是明玥新学的手艺,还能拿去卖钱的,当即放下了手中的针线活,洗了手,过来帮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