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汝南战云·义将归心
第一节 汝南饥民
建安二十六年夏,护民阵的玄甲军抵达汝南时,正是蝗灾过后的荒年。陈果勒住青骓马,望着遍野枯黄的禾苗,远处村落升起的不是炊烟,而是圣典强征民夫的篝火。柳如烟冰戟轻点地面,凝结出一小片冰晶麦田:“斥候回报,圣典在汝南推行‘血税’,每家需献一升人血供祭坛,抗拒者皆被做成‘血傀儡’。”
张辽手按寒铁铠,护民纹章在烈日下泛着微光:“李通将军素得民心,若他果真为圣典效力,汝南百姓怕是早已反了。”话音未落,前方官道上奔来一队难民,为首老汉背着骨瘦如柴的孩童,腰间系着半块护民令牌——正是七年前护民阵溃散时流出的信物。
陈果翻身下马,将水囊递给老汉。老人喝了两口,浑浊的眼中涌出泪水:“将军……李通将军被圣典扣了独子,每日被逼着带人抓人血。昨夜我亲眼看见,他用长枪挑开祭坛的火把,却被圣典右使的‘血魂鞭’抽得遍体鳞伤……”
郭嘉挥动算筹,在沙地上划出汝南地形:“汝南城北有座‘血月祭坛’,用九十九口活人大缸养着邪灵。若能救出李通之子,断了圣典的要挟,或许能动摇守军战意。”他忽然看向柳如烟,“烟姑娘的冰系灵力能克制血魂鞭的邪火,可愿与某走一趟?”
第二节 夜探血牢
子时三刻,柳如烟跟着郭嘉潜至血月祭坛后方的血牢。月光被祭坛的血雾染成暗红,铁栏杆上凝结着黑色血痂,每间牢房里都传出微弱的呻吟。郭嘉用算筹挑开牢门铁锁,轻声道:“根据密探情报,李通之子被关在第三排左数第五间。”
两人刚靠近牢房,便听见里面传来孩童的吟诵声:“‘护民者,民恒护之’……父亲说,这是天下最珍贵的道理。”柳如烟瞳孔微缩,冰戟轻轻敲击栏杆,冰晶信标亮起的瞬间,牢中少年扑到门前:“是护民阵的灵光!我爹说过,若看见这样的光,便是救星来了!”
少年名叫李续,腕间系着与李通相同的护民红绳。郭嘉迅速解开锁链,取出随身带着的护民饼乾:“先吃些东西,我们带你去见父亲。”柳如烟则警惕地望着祭坛方向,冰戟突然迸出霜花——圣典右使的血魂鞭正破空而来。
“走!”郭嘉一把抱起李续,柳如烟冰戟横扫,在身后凝成一道冰墙。血魂鞭抽在冰墙上,发出刺耳的嘶鸣,却被寒气冻住鞭梢。三人刚冲出血牢,便撞见李通带着亲卫杀来,长枪上还滴着血魂军的黑血。
“续儿!”李通声音颤抖,长枪险些落地。李续挣脱郭嘉怀抱,扑进父亲怀中:“爹,护民阵的将军们来救我们了!他们腰间的玉简会发光,和你说的一模一样!”
第三节 义将抉择
李通望着陈果腰间的护民玉简,又看看柳如烟冰戟上的麦穗纹章,忽然单膝跪地:“某早闻护民阵重现江湖,却因犬子被挟,不得不为圣典驱使……”他撸起衣袖,露出被血魂鞭抽打的伤口,每道伤痕下都隐约可见淡青色的护民纹身——那是早年在护民义士手中接过的救心丸留下的印记。
“将军可还记得,七年前在汝南城外,你曾救过一个被山贼劫掠的村落?”陈果取出半块护民令牌,正是与李典合璧过的那枚,“当时你留给百姓的‘护民粮票’,至今仍被老人藏在灶台里。”
李通猛地抬头,眼中泛起泪光。他清楚记得,那是护民阵第一次在汝南播下火种,可惜后来因圣典打压而溃散。如今护民阵卷土重来,带着燎原之势,怎能不让他心潮澎湃。
“圣典的血魂军今夜会发动‘血月祭’,用汝南百姓的鲜血打开地脉。”李通握紧长枪,护民纹身渐渐发亮,“某愿带亲卫去破坏祭坛中枢,只是……”他看向怀中的李续,“续儿能否暂由柳姑娘照看?”
柳如烟轻轻接过李续,冰戟在少年头顶凝结出一片冰晶凉棚:“放心,我会用冰系灵力护住他心脉。陈将军,我们兵分两路,你带玄甲军正面牵制血魂军,我护着李公子去开启护民结界。”
第四节 血月破邪
丑时正,血月祭坛的九十九口大缸同时沸腾,血雾中浮现出狰狞的邪灵。陈果寒蝉戟直指天际,护民玉简的金光与血色月光激烈碰撞,震碎了半数血缸。李通长枪如电,护民纹身化作青色光盾,挡下圣典右使的血魂鞭。
“李通!你竟敢背叛圣典?”右使怒吼,血魂鞭卷起漫天血雾。李通却忽然露出冷笑,长枪刺入地面,触发了事先埋下的护民炸药:“某从未属于邪祟!护民阵的‘北斗破邪雷’,尝尝滋味吧!”
爆炸声中,祭坛轰然倒塌,邪灵在金光中发出刺耳的尖啸。与此同时,柳如烟带着李续登上汝南城楼,冰戟插入城墙裂隙,护民玉简的灵力顺着地脉蔓延,在城头升起一道金色结界,将剩余的血魂军挡在城外。
李续望着城下百姓挥舞着护民信物欢呼,忽然从怀中掏出一枚刻着“护”字的玉佩:“这是母亲临终前给我的,她说等护民阵来了,就把这个交给将军。”陈果接过玉佩,发现断口处竟与自己祖父留下的半块玉佩严丝合缝——原来李通之妻,竟是当年护民阵中赫赫有名的“麦穗剑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