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行商对桂花家的皮货很是满意,他们是老乡,结伴过来的,所以商量了一下后,便决定将桂花摊位上的皮货全部拿下了。
这个摊位虽然只有桂花和葛洲看摊子,但是经过刚才跟桂花的交锋,他们并不敢请示对方,毕竟他们走南闯北那么多年了,看人还是比别人要精准几分的,两个小孩子看他们的眼神都是目光如炬的,并且不卑不亢的,所以众行商们商量了一下,就道,“你们这些皮货我们全部要了,你们看,这个价钱上能不能给我们便宜一些呢?”
“兔皮我本来要买十七文一张的,现在给你们少一文,这个价格是那些普通的兔皮的价格,至于这些好的兔皮,要二十文一张的,一文都不能少了,您们看如何呢?”
“这还是太贵了,我们买的可不少啊,这一下就给你们包圆了,再说了,其他摊位上的兔皮也没有卖这么贵啊,最好的也就十五文一张,一般样十二三文便拿下了。”
桂花却坚持道,“老板,你们也看到了我们家皮货的品质了,那质量可是远高于其他家的,您要是不信,可以多去比较几家,别人家最好的十五文钱一张的质量肯定是比不上我们家板车上的这些的,我能将价格降到十六文一张,已经是极限了的。”
“不行,太贵了,这样吧,你们要是愿意,板车上的十四文一张,我们一张不落的全部要了,那些高品质的十八文一张,如何?”
“是啊,小姑娘,我们是一起过来的,你要是愿意啊,我们就包圆了,也省的你继续在这里卖了不是......要是你不愿意啊,我们可是一张皮子都不要的......”
“各位老板啊,你们的开价让我们亏损很多了,其实说实话,我们散卖的话是不愁卖的,我们就是原价卖也是很好卖的,明天庙会才开始,肯定要持续热闹好几天的,你们一下子将价格压的这么地,我们这次带了三千多张兔皮过来,一张就少那么多的钱,实在是不行的。”
“我们是庄户人家出身,一年的收成除了税收真就挣不到很多银钱的,这些皮货可是我们一年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了......可是几位老板可不一样,一听您们的口音就知道你们不是本地人,这些皮货只要运出去了,转手一卖,不知道要赚多少银钱呢,听说江南那边好的兔皮,一张能卖上四五十文钱呢,您看我这三捆兔皮,一点杂色都没有,颜色还特别的正。”
几位行商看了彼此一眼,竟然纳闷桂花这么一个小姑娘竟然通晓江南的事情,这话可完全不是她这个年纪的小姑娘该知道的,毕竟江南和汉中相距甚远啊,难道她去过江南那?她才多大啊,怎么可能去过江南呢,就算她说自己去过江南,他们也是不会相信的啊。
桂花自然不会说自己去过江南了,她只是说她认识几个从江南过来的朋友,他们说的我们这里的野味便宜,皮货更是便宜......
几位客商听到后,哈哈的笑了几声,这确实也是有可能的,“你朋友说的不错,江南的皮货确实要贵,可是那边的物价也高啊,小姑娘你不要只看到你这些皮货卖不出价格去就心疼了,你也要知道,我们这些南来北往的行商这一路上也冒了不少的风险的。”
这个桂花自然是懂的,沿路上有土匪有山贼,还有官府设的关卡,他们需要经过这重重的考验还要支付给镖局押镖的银钱,的却是要冒不少风险的。
几位看着桂花竟然能懂,几个行商对她的好感又增加了不少,便趁机向她大吐苦水,趁机压价,谁知道桂花却道,“几位老板冒着巨大的风险,可是每成功一单的利润也是相当的丰厚的啊,你们跑着一趟,安全回家的话,所得的利润就够三年的吃喝的了吧,而我们呢,进山打猎也是要冒着风险的,山里的狼、虎可不少啊,一不小心就可能有去无回了,多少猎人为此失去了生命了啊,这些皮货都是我们冒着生命危险弄出来的,再加上硝制也是需要人工成本的,我们的这个定价确实是已经很低了......”
几位行商这才恍然大悟了,原来桂花是在这里等着他们呢,于是新一轮的讨价还价又开始了,最后双方达成了协议,普通的兔皮十五文半一张,特质的兔皮十九文一张。普通兔皮三千张,特质兔皮三百张,几位行商就一起算了起来,桂花则在一边心算,总共五十二两二钱银子。
清点完数量,确定了总价格,几位客商凑在一起商量了一下各自要的数量,最后拿出银钱来给桂花结账。银货两清,行商们直接在摊铺上将皮货给分了,就有人问道,“小姑娘,我看你们家的皮货质量真不错啊,你可还知道谁家的皮货跟你家的差不多的呢?就是稍微差一些也是没有关系的。”
桂花笑着道,“我们北地皮货可不少呢,但是就是有些零散,几位老板要是不嫌麻烦,在这边的庙会结束后,不妨去昌州府去看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