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克·里格诺特的手指在触摸屏上划出火星,液晶屏映出他布满血丝的眼睛。格陵兰考察站的铁皮屋顶在狂风中呻吟,像头垂死的巨兽。他抓起半凉的咖啡灌进喉咙,劣质速溶粉的涩味在舌根蔓延——这已经是今早第四杯。
“过来看这个。”他把咖啡杯往桌上一蹾,深褐色的液体溅在刚打印的卫星云图上。李墨飞凑近时闻到他身上浓重的烟草味,混合着防冻液的刺鼻气息。曲线图上的红色箭头几乎垂直上蹿,定格在150亿吨的刻度线。
“上周才130亿……”李墨飞的登山靴在地板裂缝里卡了一下。这间建在永冻土上的屋子已经倾斜了5度,墙角的水平仪气泡顽固地贴在右侧。
“看这里。”艾瑞克调出冰下声呐图,密密麻麻的蓝点正在蠕动,“这些甲烷气泡集群移动速度比上个月快了3倍。前天钻取的冰芯样本显示,史前甲烷菌的活性……”
门被撞开的瞬间,陈曦的眼镜蒙上白雾。中国姑娘怀里抱着滴水的笔记本电脑,发梢结满冰碴:“黄浦江监测站传来警报,咸潮前锋突然提速,今早冲垮了崇明岛西岸的临时堤坝。”
70公里外的冰原上,索伦跪在冰面,祖传的鲸骨罗盘在掌心发烫。16岁的因纽特少年刚完成成人礼,此刻本该在百里外狩猎海豹,却被爷爷紧急召来查看异常震动。鹿皮靴碾碎冰面的霜花,他对着对讲机说古语:“东南方,三百步。”
三架无人机从身后掠过,其中一架突然失控栽进冰缝——这是今天报废的第四架。索伦捡起残骸,发现导航模块的电路板上结着粉色冰晶,像某种真菌的菌丝。
“小孩!离那个冰洞远点!”艾瑞克的声音从耳机里炸响。索伦没理会警告,把罗盘贴在冰面。骨针疯狂旋转,刻着部落图腾的盘面裂开蛛网细纹。他记得爷爷说过,当罗盘自毁时,就是冰灵发怒之日。
冰层爆裂声比预期早来十秒。索伦后撤的瞬间,灰蓝色甲烷火焰冲天而起,气浪掀翻了3吨重的物资雪橇。等他爬起来抹掉脸上的冰渣,右半边眉毛已经不见了。
天京数据中心,陈曦扯开第五包速溶咖啡。屏幕上的代码瀑布突然卡顿,她发现3年前的北极冰盖数据留有篡改痕迹——每季度末的卫星扫描图都被重新渲染过,融冰量数值下调了12%。
“手法和比特币矿场的交易加密算法同源。”她放大时间戳,虚拟地球仪在黑暗中旋转,红色光点从格陵兰矿场蔓延到中海白滩,“对方用了冰川研究基金会的服务器做跳板,最后信号消失在……”
视频窗口突然弹出林雨晴苍白的脸:“能确定篡改目的吗?”
“让早期数据看起来平缓,拖延国际应对。”陈曦调出IP路径图,“现在真实数据曝光,但各国还在扯皮核查程序……”
爆炸声从艾瑞克那边的麦克风炸开。画面剧烈晃动中,索伦的咒骂声混着因纽特民谣传来。李墨飞看见考察站墙体的裂缝正在扩张,墙上的极地地图被震落,玻璃相框在陈曦脚边碎成冰晶。
6小时后,暴风雪暂时停歇。索伦的罗盘最终指向东南方,众人顶着零下41度的严寒找到矿场时,50台矿机正在冰原上轰鸣。散热管喷出的热气融出直径百米的冰湖,湖面飘着死去的北极鳕鱼。
“他们用冰盖当天然散热器!”艾瑞克踹开锈迹斑斑的栅栏门。矿工举着改装过的鱼叉枪冲出来时,李墨飞注意到他们的防寒服印着“北极环保联盟”的logo——这个组织上周刚获得联合国气候基金。
索伦突然蹲下,从雪地里抠出块带编码的冰砖。陈曦的检测仪贴上去就尖叫起来:“这是冷冻的比特币矿机!他们把硬件直接冻在冰层里……”
矿场负责人叼着雪茄出现,貂皮大衣下露出突击步枪背带:“女士们,这里每台机器日赚30万美金。你们那点科研经费……”他突然剧烈咳嗽,吐出的痰里带着冰晶。
陈曦的甲烷检测仪突然爆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4.6%,距离爆炸临界值只差0.4%。索伦用罗盘骨针切断主输电线时,冰层下传来连环闷响——甲烷气泡在电缆沟里聚集,矿场的地基开始塌陷。
“走!”艾瑞克拽着林雨晴跳上雪橇。索伦跑在最后,背包里装着顺来的冷冻矿机。他们身后,蓝白色火焰追着裂缝蔓延,融化的冰水汇成洪流冲进矿坑。
回到考察站时,陈曦的跨国视频会议已经接通。十二国代表在屏幕上争吵不休,岛国代表身后的东京湾监测图正在闪红。李墨飞摔出索伦带来的冰砖:“这里面冻着三年前的原始数据!”
当冰砖在恒温箱里融化,U盘插进电脑的瞬间,量子计算机开始疯狂报警——篡改记录直指某国气候事务高官。屏幕突然蓝屏,空调出风口喷出粉色孢子,陈曦的笔记本电脑主板长出菌丝。
深夜,艾瑞克在倾斜的实验室调试地震仪。索伦用海豹油修补祖传罗盘时,发现裂纹走向与冰盖消融轨迹完全吻合。李墨飞站在观测台,看着甲烷火焰在远方地平线连成光带——那是矿场余火在冰盖上书写墓志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