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书交出来!”为首侍卫扯下蒙面巾,竟是钦天监同僚王承业。这人平日总挂着谄媚笑容,此刻眼露凶光:“你以为玄真那老东西真是为了天下苍生?他不过是想借《推背图》,让李家江山改朝换代!”
李逸风后背抵住斑驳的井壁,脑中突然闪过第三十二象谶语“黄河水清,气顺则治;主客不分,地支无子”。图中画着一匹马踏碎城门,马背上的“闯”字赫然在目。难道玄真口中的“象眼”,竟是暗示明朝末年李自成进京?他猛然咬破舌尖,血腥味刺激得灵台清明:“你们受谁指使?是当今圣上,还是...”
话音未落,王承业已挥刀劈来。李逸风侧身翻滚,刀刃擦着耳畔削落几缕发丝。混战中,他瞥见侍卫腰间的玄色玉牌——这是太子东宫的专属信物。冷汗顺着脊梁滑落,他突然想起玄真道长解读第三十三象时,那句欲言又止的“黄河水浊,乃见真龙”。
“太子想借禁书谋反!”李逸风大喝一声,趁侍卫们愣神的刹那,抓起井边碎石掷向油灯。密室顿时陷入黑暗,他凭着记忆摸到暗格机关,石板轰然翻转,将追兵困在另一侧。
冲出树林时,东方已泛起鱼肚白。李逸风跌坐在官道旁,颤抖着翻开《推背图》。第三十六象的图画在晨雾中格外刺眼:一女子持灯领路,一群人抬着龙辇仓皇西逃——这分明是十年前慈禧太后西狩的场景!颂辞“母子不分先后,西望长安入觐”,此刻字字诛心。
“原来每象的‘象眼’,是要结合当下之事才能显现。”他将书卷塞进破袄夹层,撕下衣襟包扎渗血的手臂。远处传来更夫梆子声,已是卯时三刻。若按图中预言,下一个劫难...他的目光死死盯着第四十象,图中三孩童嬉戏,却各自举着“东”“南”“西”的旗帜,谶语“一二三四,无土有主;小小天罡,垂拱而治”。
马蹄声由远及近,李逸风猛地起身,躲进路边破庙。八匹快马掠过,为首的正是太子亲信。“封锁城门,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命令声刺破薄雾。李逸风贴着冰凉的泥塑神像,突然摸到背后刻着的“永乐”二字——这是成祖年间的古物。他心中一震,想起玄真道长曾说,《推背图》的奥秘,藏在“古今同一轮明月”里。
破庙外传来孩童嬉闹声。三个乞儿争抢馒头,一个孩子突然将馒头掰成三瓣:“我要去南洋找阿爹,你们说东洋人会不会抢...”李逸风瞳孔骤缩,这不正是第四十象的“小小天罡,三分天下”?他踉跄着冲出去抓住孩子:“你方才说什么?南洋?东洋?”
乞儿吓得大哭,被同伴拽着跑远。李逸风瘫坐在地,终于明白所谓“象眼”,是天机与现实的交汇点。他望向巍峨的长安城,城墙上的“唐”字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而《推背图》里的预言,此刻正在现实中徐徐展开——从玄武门之变到武周称帝,从安史之乱到列强入侵,每一个动荡的时代,都在图中留下了蛛丝马迹。
远处传来晨钟,李逸风握紧怀中的书卷。他知道,自己已卷入一场跨越千年的棋局。而破解《推背图》的关键,或许不在卦象本身,而在人心——在权力与欲望的博弈中,在苍生与社稷的抉择里。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他起身拍去身上尘土,朝着与城门相反的方向走去。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暗处悄然酝酿。
喜欢天算长安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天算长安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