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派来钦差,要接林思齐回朝为相。
此时距离周衍刺杀罗天魁已经过去半年多。
当时自己刚回来没多久,林思齐就向朝廷通报了此事。
朝廷对林思齐的擅作主张,说不上是朝廷效率拉胯,还是在此事上比较犹豫。
反正到现在才有了反应。
不出周衍预料,朝廷果然要召其回朝。
这不是周衍想要的,林思齐离开蜀地,自己就没了对这件事的掌控力。
如果他回去以后,朝廷翻脸不认人,以随意调动先天为由将其砍了,震慑住了其他地方主官。那自己所做,就成了白用功。
周衍对林思齐最理想的规划是:朝廷对其不论赏罚,都会让林思齐在任上待到期满。
而不是现在这种,把他调回朝中。
林思齐回朝后,不论结果好坏,都免不了将周衍的存在暴露出来。
不过这种发展周衍也有预期,已经安排好了接下来的行动。
出乎预料的是林思齐被召回的原因。
周衍手中拿着一封来自朝中某官员的密信。
这人是学院一路供养出的,包括学费全免,学贷全免,还支持了一部分钱财去打点关系。最重要的是这些人可以加入朝中‘明德系’这张关系网。
这是周衍串联明德学院出身的人组成的,虽非大势力,但也比一人单打独斗强的多。
平时周衍不会用这些人去做什么危害朝廷的事。
他们只需要给周衍,传递一些朝中的消息。
现在这封信就是如此。
信上些的是从朝廷刚知道林思齐所做所为,到做出决定的一系列事情。
初闻此消息,皇帝对此并未在意。反而在朝会上对众臣说出,“这林思齐好歹也是二品大员,现在只是一次平乱也好意思向我邀功?”
底下却有聪明人看出此事背后的学问,于是向皇帝进言:“陛下,此事非同小可,若放任各地利用先天高手平叛,最终可能会导致先天高手失控。”
皇帝浑不在意,“我朝兵良将广,何必在意什么先天失控,朕记得本朝先天也不过百来个罢了。”
经过一百多年压制,各地先天确实只剩下下了100个左右。
只是这和平时期武者不常与人交锋,所以难以突破。
但到了乱世,性命相逼之下,难免有人冲破需要功法的限制,晋入先天境界。
只是朝中大都是文官,对武者这个群体不甚了解,没有想到这一层。
这基本就是当时的情况。
这次召林思齐回朝也不是因为这件事,而是因为上任宰相去世了。
皇帝在考虑任命新相时,想到了自己手下的改革大将林思齐,之前其在朝时就欲行改制之事。
皇帝本人也是支持的,只是被这位刚去世的宰相阻挠,皇帝也拗不过这个老臣。
考虑到朝局和谐,只得把林思齐放到地方上。
现在旧宰已死,再无人阻挡林思齐改制,所以皇帝就想召其回朝。
多个渠道,都是这种消息,由不得周衍不信。
周衍看完这些消息,心里也不知是个什么滋味。
好似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辛苦布局,到头来没人看的懂。这样也好,现在只要等着先天出笼就好了。
周衍整理好心情,吩咐手下备好车马,准备前往巡抚府上向林思齐道贺。
虽然朝廷召林思齐回朝的原因与他预想的不同,但事已至此,周衍只能顺势而为,确保自己的布局不被破坏。
周衍坐在马车中,手中握着一份密件,里面详细记录了武官署虚构“作乱先天”的始末。
当初林思齐为了不担责,让武官署出面调动先天高手,虚构了一个作乱先天的名头。
周衍后来为武官署补上了这个漏洞,伪造了足够的证据,使得这个“作乱先天”看起来真实存在。
现在,林思齐即将回朝,周衍已没办法用这份密件当作把柄。
周衍准备将这个漏洞交给他,让他注意收尾,避免朝廷在审查时发现破绽。
马车停在巡抚府门前,周衍下车,径直走入府内。
林思齐早已在书房等候,见周衍到来,脸上露出笑意:“周兄,今日怎么有空前来?”
周衍微微一笑,拱手道:“林大人即将高升,我怎能不来道贺?”
林思齐摆了摆手,笑道:“周兄客气了,不过是回朝任职,谈不上高升。”
周衍坐下后,从袖中取出那份密件,递给林思齐:“林大人,此次前来,一是道贺,二是有件要紧事需与您商议。”
林思齐接过密件,仔细翻阅。
他抬头看向周衍,低声道:“这是武官署那件事的后续?”
周衍点头:“正是。
当初武官署虚构了一个作乱先天,我后来担心这个漏洞会惹出不必要的麻烦,就让人伪造了这个人的身平。
终于赶在林大人回朝前做好了。
但此事若被朝廷细查,难免会有破绽。林大人回朝后,务必小心处理此事,避免被人抓住把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