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老大抬手,叩响了王二麻子家的门。门“吱呀”一声开了。
王二麻子的娘探出头来,瞧见是叶老大,满脸堆笑。
“哟,这不是有恭嘛,啥时候回村的啊?快,快进来坐!二麻子还在床上睡觉呢,我这就去给你叫他。”
没多会儿,王二麻子顶着鸡窝似的乱发,趿拉着松松垮垮的衣衫晃了出来。
他咧嘴一笑,一口黄牙在昏暗光线下格外扎眼:“有恭啊,咋突然回村啦?
叶老大心急如焚,一心只想尽快弄清楚家里的事,实在没心思和他寒暄:“二麻,我来找你,是想跟你打听点事儿。
我听说我爹他们在做啥营生,好多人都往我家卖农货,这到底咋回事啊?”
王二麻子一听这话,顿时想起被叶熙暴打的事,心里那股子气“噌”地就冒了起来。可那丫头经常不在家,他连报复的机会都找不到。
想到这儿,他添油加醋地把老叶家收农货的前前后后,仔仔细细地说了一遍。
还特意提到老叶家买了三个牛车,最好的那个带车厢的,是叶二丫在用。
瞧着叶老大满脸的不服气,王二麻子接着煽风点火:“有恭啊,不是兄弟我说,你们老叶家这事办得可不地道。
就算这主意是二丫想出来的,可这么大的买卖,咋能让一个小丫头片子说了算呢?
你在码头做了这么多年管事,论本事、论见识,哪点不比她强?
你就该跟老爷子说,把这生意交给你做。
你都不知道,村长家就帮着在外村收货卖给你家,都赚得盆满钵满了。
隔三岔五我都能闻见他家炖肉的香味。你想想,你家得赚多少钱?”
见叶老大的脸涨得越来越红,他越发来劲:“我可听会算账的村民说,这附近好几个村子都在给你家供货,
野菜少的时候一千多斤,多的时候两千斤,一文一斤收,拿去卖两文一斤,一天就能赚一二两银子呢!”
“一二两?真有这么多?”叶老大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置信。
他在码头拼死拼活一天,才挣八十文工钱,在镇上做工的人里,这都算高的了。
可家里一天赚的钱,竟然差不多是他一个月的收入,还骗他说家里没钱,这也太过分了!
“那还有假?不然你想想,收农货才多久,就买了三个牛车,听说还在镇上开了铺子,是二丫在管,连三丫都被她弄去帮忙了。”
王二麻子眼珠子滴溜一转,凑近叶老大:“要是你掌管着铺子,还用得着在码头累死累活吗?每天坐在铺子里数钱就行啦!”
叶老大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家里有了铺子,这掌柜的位置,除了他还能有谁能胜任?
想到这儿,他再也坐不住了,恨不得立刻回去找老头子摊牌。
王二麻子故作叹息:“唉,兄弟,你也知道,现在村里人都念着二丫头的好。
你去别处打听,人家肯定藏着掖着不肯说。也就我这个当兄弟的,才肯把这些都告诉你。”
叶老大心里明白,王二麻子这话里有话:“你想要啥好处,直说吧。”
“爽快!”王二麻子舔了舔嘴唇,毫不掩饰地说,“我想娶二丫头。”
“你想咋做?我家老头子可未必会同意。”
虽说叶老大觉得一个乡下丫头,也嫁不了什么好人家。
但王二麻子二十好几了都没娶着媳妇,整日游手好闲,在村里名声极差,这点他还是清楚的。
“哼,生米煮成熟饭呗。明天你把二丫头骗回来,咱们就这么……”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仿佛叶老大已经稳稳地拿到了家里的生意大权,而叶熙的终身大事,就这么被他们草率地决定了。
叶老大离开王二麻子家后,大步流星地朝老宅走去。
与此同时,一个小小的身影在田埂间飞速穿梭,朝着村子另一头跑去。
这孩子正是牛婶的小孙子张二宝。他气喘吁吁地冲进家门,上气不接下气地喊道:“奶,呼……呼……奶,我听到个大事!”
“瞧你这毛孩子,咋咋呼呼的,出啥子事了?先把气顺了再说。”
牛婶心疼地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拍着张二宝的背。
“我在王二麻家后面摘黄角泡,听到王二麻和一个人说,要把招娣姐煮成饭。
还说明天把她骗回村里,她就成了王二麻子的媳妇了。”
张二宝说得颠三倒四,但牛婶一听就明白了。
她神色一紧,忙问:“王二麻子跟谁说的这话?你瞧见那人是谁了吗?”
“看见了,是叶家大伯,他从王二麻子家里出来时我看见了。”
“他们发现你没有?” 牛婶担心的问。
“没有,我藏的可好了。”张二宝自信的说
“奶,他们是不是要害招娣姐啊?招娣姐对我可好了。
又给我鸡蛋,还给我好吃的糖,那糖比镇上卖的饴糖还好吃。”
“好好好,那糖好吃,以后奶给你买。记住了,刚刚这些话,谁都不许说,要是你告诉别人,奶就不给你买糖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