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负责大赛秩序的衙役站出来,抬手示意,高声呼喊,招呼在场围观的众人安静下来,因为大赛马上就要开始了。
只见一名女子款款走上舞台,身姿袅袅婷婷,王雅琴好奇的问杨妈:“妈妈,这是谁啊,好生漂亮。”叶熙也竖着耳朵听。
“她是云水县有名的都知,上一届花魁大赛也是她主持的。”杨妈妈给她们几个介绍道。
随着都知进行了一番赛前预热,又请了县尉致辞。
介绍了嘉宾和鉴评人等一系列冗长的事情过后,又说了比赛规则。
每个参赛者表演完后,都由鉴评人和嘉宾打分,由工作人员收走评分,再继续下一个花魁表演。
这些参赛者的分数都是由专人进行核算,最后分数最高的人得获花魁。
“第一个表演者,是来自红袖楼的张书瑶,她带来的表演曲目是《木兰辞》。”
都知话音刚落,只见一个身着齐胸襦裙的女子,怀抱阮咸,款步走到椅子前坐下,随即轻轻拨弦。
与此同时,清脆的念词声悠悠响起。这在当下的秦楼楚馆里,是颇为常见的表演方式。
只是叶熙觉得,这种表演更适合在空间较小、氛围温馨的场所,像这样的露天舞台,难以尽显其中韵味,实在有些吃亏。
接下来的表演精彩纷呈,有现场挥毫泼墨作画的,有深情吟诵诗作的,还有粉墨登场唱戏的。
这些参加花魁大赛的姑娘们,可都是各个青楼精心挑选出的才艺最为出众的清倌人。
为了这场比赛,她们个个使出浑身解数,表演质量自然差不到哪儿去。叶熙看得目不转睛,兴致盎然。
很快,便轮到了第九位表演者,竟是繁花楼的人。
那女子舞到一半时,五环不动声色地弹出一颗珠子,不偏不倚落在她的脚下。
女子正旋转得起劲,一脚踩在珠子上,瞬间重心不稳,摔了个狗啃泥。
台下顿时哄笑声一片,女子满脸通红,急忙哀求再给她一次机会。
然而,在场的工作人员并未理会她的请求,只是冷漠地示意她下台。女子哭着,狼狈地跑开了。
王雅琴此时心跳加速,紧张感如潮水般向她涌来,毕竟马上就轮到她上台表演了。
叶熙见状,轻轻握住她的手,温柔说道:“别慌,跟我一起深呼吸。”
叶熙带着王雅琴,缓缓深吸气,再慢慢吐气。
如此反复两次 ,王雅琴只觉原本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情绪也平稳了许多。和抱着琵琶的红笺,一起上了舞台。
王雅琴撑着印着青色花纹的油纸伞背对着嘉宾席,台下的人都在议论这女子的裙子好生特别。
那月白与淡青相间的长裙,裙摆上印着泼墨山水画,恰似雨后天青色的梦幻。手中那把青花纸伞,撑开一方柔情。
琵琶声如水波荡漾而来,她莲步轻移,每一步都似踩在时光的弦上。
纸伞悠悠转动,划出优美的弧线,她侧身举伞,身姿如柳,伞面微微倾斜,恰似江南屋檐下承接雨滴的黛瓦。
随着旋律的推进,她慢慢旋身而舞,伞随人动,裙摆飞扬,仿若风中摇曳的青花枝叶。
她时而轻抬手腕,伞尖轻点,似在勾勒细腻的花纹;时而低头浅笑,眉眼间藏着江南烟雨的朦胧。
手中纸伞开合之间,满是青花瓷般的典雅与诗意。
前奏结束,王雅琴莲步轻移,一边翩翩起舞,一边轻唱:“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
她的歌声婉转,舞姿婀娜,众人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瞬间置身于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仿若正听着一位温婉女子在绵绵细雨中浅吟低唱。
歌曲行至高潮,“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这几句唱词一出,全场都沉浸在这美妙的氛围中。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
这段歌词,更是让众人惊叹于写词人的绝妙文笔,眼前似乎又浮现出那个在江南烟雨中,痴痴等待心上人的女子。
当唱到最后一句,王雅琴撑起纸伞,缓缓转身,背对着嘉宾和鉴评人。
就在唱出“笑意”两字时,她轻盈转身,对着众人嫣然一笑。
那一刻,全场寂静,所有人都还深深沉浸在这场如梦似幻的表演之中,一时回不过神来。
片刻后,如雷的掌声骤然响起,现场沸腾。
大家纷纷议论着王雅琴倾城的美貌、这曲子的悠扬动听,以及歌词营造出的绝美意境。
如此精彩绝伦的演出,无疑给下一位表演者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