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拍案而起,剑鞘重重磕在城隍庙的断柱上:“好个声东击西!钟会攻南中是虚,邓艾袭沓中是实。”他望向丞相府的方向,仿佛看见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的“亲贤臣,远小人”,如今这“小人”,竟是妄图毁灭汉家根基的钟会。
黄昏时分,姜维独自坐在丞相府的残垣上,看着百姓们将连弩图纸刻在青砖上,准备砌入新修的灶台。陈老汉带着几个石匠,正在雕刻诸葛亮的连弩机关图,每一道刻痕都饱含泪水:“将军,我们把弩机刻在灶台上,做饭时就想起丞相的教导。”
姜维站起身,看着废墟中升起的袅袅炊烟,每缕烟都仿佛是汉家的魂魄在飘荡。他忽然明白,诸葛亮的遗计为何藏在青砖里、麦田里、百姓的掌纹里——真正的汉家兵器,从来不是冰冷的弩机,而是千万百姓心中不灭的“汉”字。
第五折?祁山隘口震汉威
祁山的五月,青稞已泛黄,麦浪峡的风带着成熟的香气。姜维站在了望台上,看着阿莱娜的雪豹骑在峡口来回奔驰,羊群的铃声与弩机的保险扣轻响交织,形成独特的伪装信号。“大将军,邓艾的三万寒铁营已进入峡口,”马岱的声音混着麦香,“前锋五百人正在破坏麦田。”
姜维举起七星剑,阳光在剑鞘的“汉”字上折射,形成三道闪光——这是发动“麦浪阵”的信号。第一排弩手扣动扳机,三棱麦芒箭簇划破麦浪,专门射向魏军的马腿,惨叫声中,战马跪倒在金黄的麦田里,寒铁盾砸在松软的土地上,溅起麦穗无数。
“第二排,射盾缝!”姜维的剑刃挥落。藏在青稞丛中的弩手们早已测算好角度,弩箭从盾与盾的缝隙间穿过,带倒刺的麦芒勾住魏军的铠甲,将他们拖入麦田。阿莱娜的雪豹骑趁机杀出,狼头刀专门砍断盾链,马靴上的八阵图纹路在麦浪里划出巨大的“汉”字,仿佛汉家军旗在麦浪中展开。
邓艾在中军帐气得发抖,他的寒铁盾阵在平原战无往不利,却在这小小的麦田里寸步难行。“给我烧!”他怒吼着下令,“烧掉所有青稞,看姜维拿什么养兵!”
但魏军的火把刚凑近麦田,埋伏在地堡中的百姓便启动“神火弩”——改良后的弩箭绑着浸过硫磺的麦秆,射向魏军的粮草车。火焰燃起的瞬间,麦田里的“汉”字石堆被点燃,形成一条蜿蜒的火线,在麦浪中勾勒出“汉”字的轮廓。
战斗持续到黄昏,邓艾的寒铁营死伤惨重,不得不退兵。姜维站在麦田里,看着百姓们从地堡中走出,清理战场时将魏军的箭矢改造成农具。诺雅抱着受伤的雪豹骑战士,用青稞汁为他清洗伤口:“大将军,雪豹骑说,麦田里的‘汉’字,比雪山的太阳还亮。”
阿莱娜带着捷报归来,银铃上沾满麦芒:“老族长的雪豹骑在祁山截住了钟会的粮队,他们看见弩箭上的‘汉’字羌文,还以为是天神降罚呢!”她展开缴获的魏军密信,上面用颤抖的笔迹写着:“祁山的麦浪里,藏着千万架连弩,千万个‘汉’字。”
是夜,姜维独自登上祁山,望着漫山遍野的麦田。七星剑在掌心发烫,剑鞘上的“汉”字与北斗七星遥相呼应。他听见远处传来羌笛吹奏的《出师表》旋律,看见麦田里无数火光闪烁,那是百姓们在焚烧“晋”字旗帜,升起自制的“汉”字灯笼。
“相父,”他对着星空低语,“您的遗计成了。沓中的麦田不只是粮仓,更是汉家的壁垒;百姓手中的连弩不只是兵器,更是汉魂的象征。”
山风拂过麦田,传来沙沙的响声,仿佛是千万汉家儿郎在齐呼:“此身可灭,汉魂不熄!”姜维握紧七星剑,知道只要这麦浪还在翻滚,只要百姓还能拉弩种麦,汉家的旗帜,就永远不会倒下。
喜欢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请大家收藏:(www.2yq.org)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