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城外,守将马邈站在城头,望着突然出现的魏军,双腿不住地颤抖。他看着魏军如潮水般涌来,心中充满了恐惧。“开城投降!”他颤抖着举起白旗,声音中充满了绝望。邓艾进城后,看着堆积如山的粮草,仰天大笑:“天助我也!传令下去,休整三日,直取涪城!”他的笑声在空旷的粮仓中回荡,透着一股不可一世的嚣张。
姜维得知江油失守,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快!”他对句扶说,声音急促,“派人通知诸葛瞻,死守涪城!我们必须在魏军立足未稳前夺回江油!”此时探马来报:“阿莱娜将军已率死士抵达摩天岭北坡,正在与魏军交战!”姜维的心猛地一揪,他知道,阿莱娜此刻正面临着巨大的危险,必须尽快赶去支援。
第三折 涪城血战挽狂澜
涪城城墙下,邓艾的军队如汹涌的潮水般涌来,他们的喊杀声震耳欲聋。城头上,诸葛瞻身披沉重的铠甲,手持长枪,站在最前方。他望着城下密密麻麻的魏军,眼神中没有丝毫畏惧,反而透着一股视死如归的坚定。“我父子受先帝厚恩,今日唯有死战!”他的声音响彻云霄,激励着城楼上的每一位士兵。城楼上的连弩发出轰鸣,箭矢如雨般射向魏军,一时间,城下惨叫声四起,魏军纷纷倒下。
邓艾望着城楼上猎猎飘扬的“汉”字大旗,眼中闪过一丝敬佩。但很快,他就恢复了冷酷的神情,高声喊道:“诸葛公休,何必为昏主卖命?投降吧,保你阖家平安!”他试图用言语动摇诸葛瞻的决心。
“住口!”诸葛瞻怒喝一声,眼中几乎要喷出火来,“我父子宁死不降!”他转头对儿子诸葛尚说:“你带一队人马,从侧门杀出,去接应姜维将军!”诸葛尚毫不犹豫地点头,带着一队精锐士兵,如离弦之箭般冲下城头。
激战正酣时,姜维的军队赶到了。“汉军威武!”姜维挥舞着七星剑,率先冲入敌阵。他的剑如闪电般划过,所到之处,魏军纷纷倒下。阿莱娜的西羌骑兵也从后方杀出,他们骑着矫健的战马,挥舞着弯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骑兵们如一阵狂风,迅速撕开了魏军的防线。邓艾见势不妙,连忙下令撤军。
这一战,蜀军虽胜,但伤亡惨重。城墙下,尸体堆积如山,鲜血染红了护城河。诸葛瞻看着满地的尸体,泪水夺眶而出,泣不成声:“父亲,瞻儿尽力了……”姜维走上前去,握住他的手,眼神中满是敬佩和安慰:“公休,你守住了蜀汉的尊严!”此时探马来报:“钟会在剑阁久攻不下,已分兵绕道白水关!”
姜维脸色骤变。剑阁是蜀地的门户,若白水关失守,剑阁将腹背受敌,整个蜀汉的局势将更加危急。“公休,你继续守涪城。”他对诸葛瞻说,语气坚定,“我带主力回援剑阁。记住,无论发生何事,都不能放弃!”诸葛瞻重重地点头,望着姜维远去的背影,心中暗暗发誓,定要守住涪城,为蜀汉尽最后一份力。
第四折 剑阁智破钟会军
剑阁关前,钟会望着高耸入云的城墙,气得暴跳如雷。“给我用冲车!用投石机!”他声嘶力竭地嘶吼着,眼中满是愤怒和不甘。魏军士兵们拼尽全力,将巨大的冲车推向城门,投石机也不断将巨石投向城头。但无论魏军如何进攻,都被蜀军的滚木礌石和强弩击退。城头上,蜀军士兵们高喊着口号,奋勇抵抗,每一块滚木落下,都能带走数名魏军的生命。
“将军,粮草只够十日了。”副将小心翼翼地凑到钟会身边,低声说道。钟会正欲发火,忽有士兵来报:“姜维主力回援,距此不过三十里!”钟会眼珠一转,心中顿时有了主意。他嘴角勾起一抹狞笑,下令:“全军后撤,设下埋伏!等姜维进入包围圈,一举歼灭!”他看着地图上的山谷,仿佛已经看到了姜维落入陷阱的场景。
然而,姜维却早已识破了他的计谋。他深知钟会生性多疑且急于求成,一定会设下埋伏。于是,他让句扶率一万人虚张声势,大张旗鼓地向剑阁前进,自己则带着精锐从山间小路迂回。“钟会以为我会正面救援,却不知我早已料到他的埋伏。”他对阿莱娜说,眼神中透着自信,“我们从后方突袭,打他个措手不及!”
深夜,万籁俱寂,只有寒风呼啸。蜀军如鬼魅般接近魏军营地。“放火!”姜维一声令下,火箭如流星般齐发,划破漆黑的夜空。魏军营地顿时陷入一片火海,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整个山谷。士兵们惊慌失措,四处奔逃,自相践踏。钟会见大势已去,只得无奈下令撤军。
剑阁关上,姜维看着败退的魏军,却没有丝毫喜悦。他知道,邓艾虽败,但仍有实力,随时可能卷土重来;钟会也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寻找机会再次进攻。更重要的是,蜀汉的国力已到极限,长期的战争让百姓苦不堪言,必须想出长远之计,才能保住蜀汉的根基。
第五折 屯田养兵图复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