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中哗然,老寨主拍案而起:“怕什么?我西羌骑兵随时可战!”
姜维却笑道:“正好,让匈奴看看汉羌联姻的威力。”他转头对阿莱娜,“抱歉,婚礼要提前结束了。”
阿莱娜却抽出弯刀,婚服下摆露出藏在里面的铠甲:“早就准备好了,我西羌新娘,可不是只会绣花的。”
三日后,汉军在云中郡外列阵。姜维与阿莱娜并辔而行,身后是汉家的重弩兵、西羌的轻骑兵、鲜卑的游骑,三色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匈奴单于望着这样的阵势,长叹一声:“汉羌合璧,天下无敌,某愿罢兵求和。”
姜维接受求和,却提出条件:“匈奴可入塞互市,但须送王子到洛阳太学读书。”他指着阿莱娜,“我与西羌联姻,为的不是打仗,是让草原和中原的百姓,都能安居乐业。”
单于叩头应允,从此,匈奴与汉家的互市之路畅通无阻,洛阳太学里又多了匈奴王子的身影。
第五折 定策万年开新篇
景元十一年冬,洛阳城迎来第一场雪。姜维站在城墙上,看着阿莱娜教羌族孩子堆雪人,汉家孩童则教他们写“福”字。城楼下,鲜卑的商队、南中的使团、西域的僧人来来往往,好一派盛世景象。
“大将军,”张虎捧着《兴汉万年策》走来,“郤正大人已将您的治世方略整理成书,共分《屯田》《互市》《官制》《教育》四篇。”
姜维接过书册,看见开篇写着:“汉家之兴,在包容;汉家之盛,在同心。”他忽然想起在南中看见的景象——汉羌百姓共修水利,鲜卑少年苦读汉书,匈奴商人学习汉语,“这才是丞相当年想要的天下吧。”
阿莱娜抱着刚出生的儿子走来,孩子的襁褓上绣着汉羌两族的图腾:“给孩子取个名字吧,要汉羌都听得懂的。”
姜维望着漫天飞雪,想起诸葛亮的《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他忽然笑道:“就叫‘维兴’吧,汉羌同兴,天下咸宁。”
雪越下越大,太极殿的钟声响起,那是太学放学的信号。姜维看见一群学子踏雪而来,其中有羌人、鲜卑人、汉人,他们背着竹简,唱着汉羌双语的歌谣。
“大将军,”阿莱娜轻声道,“老寨主说,等开春,要在西羌建第一所汉羌官学。”
姜维点头,忽然看见远处的商道上,一队木牛流马正驶向西域,车上装满了洛阳的铁器和西羌的羊毛。他知道,自己的使命还未结束,还有更多的地方需要去治理,更多的百姓需要去安抚。
但此刻,他望着怀中的孩子,望着身边的妻子,望着城楼下的盛世景象,忽然觉得,所有的征战与谋略,都有了最温暖的意义。诸葛亮的理想,汉家的火种,正在他手中,在汉羌百姓的共同努力下,渐渐变成现实。
雪停了,太阳出来了,洛阳城的汉旗在晴空下飘扬。姜维手按七星剑,望着远方,仿佛看见一个更广阔的天地——那里没有羌汉之分,没有胡汉之隔,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汉人。而这个名字,将在他和无数人的努力下,永远屹立在天地之间。
喜欢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请大家收藏:(www.2yq.org)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