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济医院中医科护理站,雨水节气)
护士长陈薇核对完38份中医护理记录单,腕间的青铜护腕突然震动——这是宋钱特制的"经络预警器"。"207病房胃癌患者出现'蛊毒呃逆'!"她抓起艾灸盒冲向病房,途中不忘提醒实习生:"带上《中医护理常规》和舌象图谱!"
【急诊护理·阴阳平衡术】
外卖骑手的抢救床边,护士小李正在实施"五心艾灸法"。"内关、涌泉、劳宫穴同步悬灸。"她参照电子艾灸仪的穴位定位(精度±2mm),智能温控系统维持42℃恒定热力。陈薇观察患者指甲:"肝木色青,加太冲穴泻肝火。"
护理记录单实时更新:
▌中医护理评估:
- 主诉:心胸刺痛(午时加重)
- 舌象:紫暗苔黄(瘀毒内阻)
- 脉象:涩脉(时空蛊阻滞经络)
▌护理措施:
① 膻中穴隔姜灸(5壮,雀啄法)
② 心包经刮痧(青铜砭刀蘸活血介质)
③ 子午流注针法:午时心经当令,取神门穴
【ICU专科护理·蛊毒排泌管理】
重症监护室,护士老王正在执行"药浴导蛊"。"水温38℃,加入李婶的水草煎剂和艾叶。"他调试智能药浴舱(符合WS/T 532-2017标准),全息投影显示:患者体表的冰蚕肉芽正通过汗腺排出。护理记录:
▌出入量记录:
- 药浴后排泄物:青铜色黏液200ml(含几丁质碎片)
- 舌象转淡红(毒邪外排征象)
- 经络检测:任脉蛊毒指数下降47%
特殊护理操作:
① 穴位贴敷:双涌泉穴贴敷附子饼(自制流程:附子打粉+姜汁调糊+保鲜膜固定)
② 耳穴压豆:交感、神门、内分泌穴(王不留行籽贴压,每日按压3次)
③ 子午流注给药:酉时肾经当令,静脉推注青蒿素衍生物(时辰药理学配伍)
【产科中医护理·母婴同调】
早产儿保温箱旁,助产士小张正在实施"襁褓灸法"。"神阙穴隔盐灸,温度不超过39℃。"她使用红外热成像仪监测(符合YY/T 0664-2008标准),婴儿脐周的青铜鼎纹逐渐淡化。护理记录:
▌中医情志护理:
- 母亲耳穴埋豆:脾、胃、内分泌(缓解产后焦虑)
- 婴儿抚触:沿任脉推三关(补法,每分钟20次)
- 乳母饮食:生化汤加减(当归15g+川芎10g+桃仁6g,防蛊毒乳汁传播)
特殊操作:
① 囟门推拿:开天门、推坎宫(手法参照《小儿推拿学》第4版)
② 脐部护理:艾灸后敷贴吴茱萸粉(燥湿解毒,防冰蚕蛊定植)
③ 子午流注催乳:辰时胃经当令,膻中穴温针配合泌乳反射训练
【社区中医护理·经络家庭照护】
赵铁柱的"药农健康驿站"里,护师小陈正教居民制作"防疫香囊"。"艾叶10g、苍术6g、藿香5g,按君臣佐使配伍。"她展示智能称量仪(精度0.1g),每个香囊都附有穴位按摩图:"每天按压风池穴3次,增强卫气。"
家庭护理包配置:
? 电子艾灸盒(定时恒温,防烫伤设计)
? 穴位定位贴(3M医用胶,标记足三里、三阴交等)
? 舌象采集仪(手机APP对照《中医舌诊图谱》)
? 经络拍打棒(硅胶材质,符合T/CACM 1334-2020标准)
护理记录示例(高血压蛊患者):
▌居家护理指导:
- 晨起:太冲穴刮痧(单向刮拭,每穴3分钟)
- 午间:膻中穴温敷(暖宝宝+中药包,温度≤50℃)
- 睡前:涌泉穴贴敷(吴茱萸粉+白醋调糊,胶布固定)
- 情志调摄:每日练习"嘘字诀"(六字诀养肝法,配合呼吸吐纳)
【护理科研·蛊毒辨证标准化】
护理部实验室,陈薇团队正在制定《都市蛊症中医护理常规》。"根据蛊毒类型,细化辨证施治方案。"她展示三维经络模型:
? 蚀心蛊(抑郁症):神门穴埋针+膻中穴放血
? 青丝蛊(脱发):百会穴梅花针叩刺+侧柏叶药浴
? 时空蛊(早衰):关元穴隔附子灸+龟鹿二仙胶食疗
科研数据:
- 耳穴压豆降低化疗呕吐率:对照组38% vs 中医组12%(P<0.01)
- 子午流注艾灸提升NK细胞活性:治疗后均值28.7%(基线17.2%)
- 穴位贴敷改善失眠:匹兹堡睡眠指数从12.5降至6.8(n=200)
【护理教学·古今传承】
中医护理示教室,宋钱正在带教规培生。"注意看,这个'金融蛊'患者的鱼际穴有青铜色络脉。"他示范"循经叩击法",电子经络仪显示:手太阴肺经蛊毒指数超标300%。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