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皇宫的崇政殿内,沉郁的熏香在空气中缓缓流动。盛夏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斜斜地洒进来,却驱不散殿内凝重的寒意。郭太后垂下的珠帘在光影中微微晃动,发出细碎的声响。年仅十四岁的曹芳坐在宽大的龙椅上,双脚还够不着地面,不安地来回晃动着。
殿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却静得能听见彼此的呼吸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若有若无地瞟向站在武官首列的曹璟——这位年轻的宗室重臣今日一身素服,腰间的玉带钩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
"启禀太后、陛下。"司徒高柔颤巍巍地出列,他年近八十的身躯佝偻着,花白的胡须随着说话轻轻抖动,"太傅司马懿、太尉蒋济为国尽忠,不幸薨逝于淮南前线。老臣斗胆,请为二位上谥号,以慰忠魂。"
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窃窃私语。几个司马懿的心腹面露悲戚,而更多官员则神情复杂,有人偷偷松了口气,有人眼神闪烁地打量着曹璟的反应。
曹璟面无表情地站在那里,修长的手指轻轻摩挲着腰间的玉带钩。他的目光如刀锋般扫过那些暗自庆幸的朝臣,在心中一一记下他们的面孔——那个嘴角微微上扬的礼部侍郎,那个偷偷擦汗的御史中丞...
就在此时,一个清朗的声音突然打破沉寂:"臣有本奏!"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年轻的黄门侍郎贾充大步出列。他不过二十出头,却已是曹璟最得力的心腹。此刻他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像一把出鞘的利剑。
"贾爱卿有何事奏?"郭太后的声音从帘后传来,带着几分疲惫。
贾充躬身行礼,声音却格外洪亮,在殿内回荡:"既然高司徒要为司马太傅、蒋太尉请谥号,那臣斗胆一问——故大将军曹爽执政八年,夙兴夜寐,保大魏社稷,他的谥号是不是也该议一议?"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几位老臣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有人甚至踉跄后退了半步。高柔的手剧烈颤抖起来,手中的象牙笏板"啪"的一声掉落在大理石地面上,清脆的声响在寂静的大殿内格外刺耳。
年轻的曹芳不明就里地看向珠帘后的郭太后,稚嫩的声音里带着困惑:"母后,怎么了啊?大将军不是已经..."
帘后传来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叹,郭太后没有回答。珠帘晃动间,隐约可见她攥紧了手中的帕子。
大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贾充的话如同一把利剑,直接刺穿了满朝文武的心脏。支持司马懿的朝臣们脸色煞白,有几个甚至不自觉地后退了半步,官靴在大殿金砖上摩擦出细微的声响。
尚书郎陈泰的官袍后背已经湿透,他硬着头皮出列时,双腿都在微微发抖:"陛下,此事...此事干系重大,还需从长计议..."
"从长计议?"贾充突然提高声调,声音在大殿内回荡,"司马懿的谥号就要立即议定,曹爽的就要从长计议?"他锐利的目光扫过群臣,"这是何道理?莫非这朝堂之上,还有两套规矩不成?"
大殿内静得可怕,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高柔布满老年斑的手紧紧攥着笏板,指节发白。他痛苦地闭上眼睛,脸上的皱纹更深了几分,最终缓缓退回了队列,不再言语。
“仲达啊...老朽终究保不住你的身后名了。这些年来,我们做的那些事,终究要还的...”
郭太后在珠帘后轻轻咳嗽了一声,金步摇随着她的动作微微晃动:"此事...容后再议。今日先退朝吧。"她的声音有些发颤,显然也被这场突如其来的交锋惊到了。
随着太监尖细的"退朝"声响起,百官如蒙大赦。平日里趾高气扬的大臣们此刻都低着头,快步退出大殿,生怕被人注意到。有几个年纪大的差点在门槛处绊倒,被同僚勉强扶住。
曹璟故意最后一个离开。他站在汉白玉台阶上,望着远处阴沉的天空,嘴角浮现出一丝冷笑。夏风卷着热浪在他脚边打转,仿佛在跳一支诡异的舞蹈。
(曹璟内心独白:司马懿,你死后连谥号都得不到,这就是你背叛大魏的下场!当年高平陵的血,现在该还了!)
就在此时,宫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个浑身尘土的传令兵飞身下马,差点摔倒在宫门前。守卫刚要阻拦,却见他高举着一封插着三根羽毛的紧急军报。
"淮南急报!二十万大军已经三天没有收到洛阳指令!前线...前线要乱了!"
这个声音虽然不大,却如同惊雷般在曹璟耳边炸响。他猛地转身,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喜欢后三国之曹魏的棋局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后三国之曹魏的棋局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