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水河畔,十万大军肃立如林,清晨的薄雾笼罩着整片校场。初升的朝阳将铁甲镀上一层金色,却掩不住兵器上泛着的冷光。晨风吹动旌旗,发出猎猎声响,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呐喊助威。
曹璟踏着坚定的步伐走上高台,铁靴踏在木板上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脆。他每走一步,都在心里默念着:"这一仗,必须让所有人看清,谁才是大魏真正的守护者。"他的目光扫过台下黑压压的军阵,看到士兵们坚毅的面容,心中涌起一股豪情。
"将士们!"曹璟的声音如同惊雷炸响,在河面上激起回音,"今日我们在此誓师,不是为了私仇,而是为了大魏的江山社稷!"
高台两侧,文武百官屏息肃立。年轻的曹芳端坐在龙椅上,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诏书的边缘。阳光照在他苍白的脸上,映出细密的汗珠。他望着台下气势如虹的大军,心中既激动又忐忑:"这才是...真正的力量吗?"
曹璟转身向天子深施一礼,然后面向大军:"你们的父辈、祖辈,跟随武帝从汉末乱世中杀出一条血路!"他猛地举起手臂,指向东方,"当年官渡之战,武帝以少胜多;赤壁之战虽败犹荣!多少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今日大魏的江山!"
校场前排,一个满脸沧桑的老兵突然挺直了腰板。他粗糙的手指抚过胸前的一道伤疤,那是二十年前在合肥留下的。"当年跟着武帝冲锋陷阵的场景,仿佛就在昨天..."老兵喃喃自语,浑浊的眼中泛起泪光。
旁边一个年轻士兵注意到老兵湿润的眼眶,不由得握紧了手中的长矛。他想起离家时父亲说过的话:"咱们家世代为魏国效力,你绝不能辱没门风!"年轻士兵在心中暗暗发誓:"父亲说得对,保家卫国才是男儿本色!"
曹璟的目光扫过全场,看到士兵们眼中的火焰,知道时机已到。他"锵"的一声拔出佩剑,剑锋在阳光下寒光四射:"今日我曹璟在此立誓,必与诸位同生共死,共卫大魏!"
"誓死追随将军!"十万将士的吼声震天动地,惊起河岸芦苇丛中的飞鸟。士兵们高举兵器,眼中燃烧着战意。一个满脸伤疤的老兵激动地拍打着盾牌,嘴里不停地念叨着"万户侯"三个字。
曹芳被这突如其来的声浪惊得微微一颤,手中的诏书差点滑落。身旁的侍从连忙上前搀扶,却被他摆手制止。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看起来镇定自若。
"陛下有旨!"曹璟洪亮的声音在旷野上回荡。他从曹芳手中接过明黄诏书,高高举起,"凡立功者,加官进爵!斩杀司马师兄弟者,封万户侯!"曹璟在心中盘算着:"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一战必须速战速决。"
"万岁!万岁!"将士们的呐喊声如同惊雷炸响,震得洛水泛起阵阵涟漪。士兵们互相击打着盾牌,士气高涨到了极点。
曹璟满意地环视士气高昂的军队,转身对身后的谋士团下达命令:"夏侯玄、贾充留守洛阳,务必稳定朝局。"
夏侯玄上前一步,深施一礼:"下官定不负所托。"他清俊的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有微微抿紧的嘴角泄露出一丝紧张。"洛阳城中暗藏司马氏余党,必须小心行事,否则..."他在心中暗暗告诫自己。
贾充也拱手行礼,声音洪亮:"请尚书令放心出征,下官必保洛阳安稳。"他宽大的衣袖在风中飘动,显得格外庄重。"这次站队,希望没有选错..."贾充在心中默默祈祷。
曹璟的目光转向钟会和桓范:"二位随军参谋,共商大计。"
钟会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快步上前:"必当竭尽所能,助大王成就大业!"他瘦削的身躯挺得笔直,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此战若胜,我钟士季必将名留青史!再也不用活在父兄的阴影下了!"他激动地想着。
老臣桓范捋了捋花白的胡须,慢悠悠地说:"老朽愿效犬马之劳。"他浑浊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布满皱纹的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波动。
最后,曹璟开始点将:"夏侯献为先锋!"
"末将领命!"一个年轻将领跨步出列,铠甲铿锵作响。
"石苞统领左军!"
"遵命!"魁梧的石苞抱拳应诺,声如洪钟。
"文鸳统领右军!"
文鸳猛地单膝跪地:"末将定当奋勇杀敌!"他紧握的拳头咯咯作响,眼中燃烧着熊熊战意。"终于有机会立功了!这次一定要让那些看不起我的人刮目相看!"他在心中呐喊着。
"张特负责粮草!"
"属下明白!"张特沉稳地点头。
"马隆率领虎贲狼骑!"
"得令!"马隆拍了拍腰间的佩刀,信心十足。
曹璟深吸一口气,拔出佩剑直指苍穹:"今日,兵发淮南!"
"必胜!必胜!"将士们的呐喊声再次响彻云霄。战马嘶鸣,兵器碰撞,整个洛水河畔都沸腾起来。
"咚——咚——"沉重的战鼓声震彻云霄,洛阳城外尘土飞扬。曹璟勒紧缰绳,胯下战马不安地踏着蹄子,喷出阵阵白气。他身披明光铠,腰间佩剑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