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在徐州的胡遵府中,这位大都督却辗转难眠。夜深人静时,他披衣起身,推开窗户。冰冷的月光洒进来,照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
"诸葛诞太过急功近利..."他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忧虑,"但若真能成功..."想到这里,他的眼神又渐渐变得炽热。他仿佛看到自己站在建业的城楼上,接受将士们的欢呼。
胡遵长叹一声,关上窗户。他知道,自己已经踏上了一条不归路。要么名垂青史,要么...他不敢再想下去,只能强迫自己躺回床上,等待黎明的到来。
而在寿春的诸葛诞,此刻正站在城楼上,眺望东南方向。夜风吹动他的衣袍,猎猎作响。他的眼中燃烧着野心的火焰,嘴角挂着志在必得的笑容。
"东吴..."他轻声呢喃,"等着我..."
————————
数日后的洛阳大将军府内,晨曦透过窗棂洒落在案几上。曹璟端坐在主位,手中捧着一份刚刚送达的联名奏章。他的目光在竹简上缓缓移动,眉头渐渐紧锁,手指不自觉地敲击着案几,发出沉闷的声响。
"诸葛诞...胡遵..."他低声念着这两个名字,声音里带着几分凝重。这两个名字在他舌尖滚动,仿佛有千斤之重。他起身走到巨大的军事地图前,手指在扬州、徐州一带缓缓移动,指尖描摹着长江蜿蜒的曲线。
身旁的裴秀察觉到气氛不对,小心翼翼地向前迈了一步:"大将军,此事..."
曹璟没有立即回答。他转身望向窗外,目光似乎穿透了重重宫墙,飞向千里之外的江东。庭院中的梧桐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什么。他的思绪随着风声飘远——这份奏章,将掀起怎样的波澜?而他又该如何决断?
"裴秀,"曹璟突然开口,声音低沉,"你觉得诸葛诞此人如何?"
裴秀一怔,谨慎地回答:"诸葛将军勇猛善战,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有时过于激进。"裴秀斟酌着词句,"上次东关之败,就是因为他贪功冒进。"
曹璟轻轻点头,目光重新落在地图上。他的手指停在合肥的位置,那里是诸葛诞的驻地。
与此同时,在扬州军营中,诸葛诞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躁动。他站在校场上,看着操练的士兵,铁甲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汗水顺着他的额头滑落,但他的眼神异常明亮。
"快些!再快些!"他大声呵斥着正在演练阵型的士兵,"就你们这样,怎么渡江杀敌?"
副将小心翼翼地靠近:"将军,朝廷的批复还没到..."
"等批复到了就晚了!"诸葛诞不耐烦地挥手,"吴狗现在防守空虚,正是天赐良机!"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只要大将军首肯,我定要一举渡江,洗刷多年耻辱!"
然而在内心深处,一丝不安始终萦绕不去。诸葛诞转身走向营帐时,脚步不自觉地放慢了。万一计划有变?万一吴军早有防备?这些念头像毒蛇一样缠绕着他的心。他想起上次东关惨败的场景,那些漂浮在江面上的魏军尸体...
"不!"他猛地摇头,仿佛要把这些念头甩出脑海,"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他握紧腰间的佩剑,金属的冰凉触感让他稍稍平静。目光坚定地望向长江对岸,那里有他梦寐以求的功名。
而在洛阳,曹璟依然站在地图前。阳光渐渐西斜,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他忽然转身,对裴秀说道:"传令下去,召集众将议事。"
裴秀连忙应诺,正要退下,又被曹璟叫住:"等等。先派人去请尚书左丞钟会过府一叙。"
"诺。"裴秀躬身退出,心中暗想:看来大将军已经有了决断。
曹璟独自站在厅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奏章的边缘。他知道,自己接下来的决定,将关系到成千上万将士的性命,更关系到整个魏国的安危。窗外的梧桐树仍在沙沙作响,仿佛在提醒他什么。
喜欢后三国之曹魏的棋局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后三国之曹魏的棋局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