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射过来的视线饱含着善意与促狭,仿佛在向刚从灶台忙碌区域走近的林石传递某种心照不宣的信息:“林石师傅,这位旁边的姑娘人品模样都没得说,是个不可多得的宝藏女孩,可得好好把握住啊,别让缘分溜走了!”
众多围观的村民们,七嘴八舌地、带着各自的乡村智慧与人生经验,你一言我一语地向林石表达着他们的集体“撮合”意愿与真诚祝愿。
与此同时,原本在灶台边忙碌、看似全神贯注于手中活计的林婉悦,尽管没有直接参与话题,但她的听觉神经却不自觉地高度集中起来,悄悄地竖起了耳朵,不错过大家关于自己的任何一句议论。
当她清晰地听到周围长辈们毫不吝啬地给予她高度评价,并带着明显撮合意味地劝导林石要珍惜、要“好好把握”她这个人时,她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电流,既有被认可的窃喜,更有一种无法抑制的好奇心。
她无法控制地想要知道林石面对这些善意“起哄”会有何反应,他对自己的真实态度究竟是怎样的,于是,她悄悄地、不着痕迹地将目光瞥向林石所在的方向,用余光小心翼翼地观察着他脸上的每一个细微表情。
面对村民们这带着明显撮合意图、既善意又略显直接的集体“劝告”,林石脸上依旧保持着那副招牌式的淡定笑容,他并没有回避这个问题,而是顺着大家的话,语气轻松自然地回应道。
他带着几分半开玩笑的认真,拱了拱手或者只是微微颔首,诚恳地说道:“各位叔叔阿姨,真的非常感谢大家这么关心我的个人大事,以及对婉悦的肯定与喜欢,你们的这份心意我完全领受了,请大家放心吧,你们的建议我记下了,该‘把握’的时候,我一定不会手软,会好好把握住这份难得的缘分的!”
林石这句回应,听起来仿佛带着几分随性与从容,就像是在跟大家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表面上并没有显得特别郑重其事,似乎只是随口应付了大家的“催促”。
然而,就是这句看似随意、实则意味深长的话语,落入一旁正暗自观察、竖耳倾听的林婉悦耳中,却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小石子,瞬间激起了阵阵涟漪,让她的心湖再也无法保持平静。
一股甜蜜的暖流自心底悄然涌起,蔓延至全身,让她再也无法绷住脸上那副认真工作的表情,唇角忍不住向上弯起一个漂亮的弧度,抿着嘴,无声地、带着几分羞怯与甜蜜地轻笑起来。
而受到这句话的鼓舞与影响,她原本手中那些准备食材的动作,也仿佛被注入了某种奇妙的魔法,不再显得笨重或机械,而是变得更加轻盈、更加敏捷,甚至带上了一丝雀跃的节奏,仿佛连指尖都在跳舞。
她那双本就清澈明亮的眼睛,如同盛满了秋日最纯净的泉水,此刻更是因为内心那份难以言喻的喜悦与期待,变得越加的璀璨夺目,闪烁着令人心动的光芒,仿佛有星辰在其中流转。
那眼眸深处,清晰地映照出林石的身影,而更深层的,似乎正凝聚、闪耀着一道只属于未来的、饱含着美好憧憬与无限可能的希望之光,那是对情感回应的欣喜,是对未来共同前行的憧憬。
镜头转向林石这边,他并没有在这段小插曲上花费太多时间,而是迅速地将注意力重新放回了眼前堆积如山的待处理食材上,他开始有条不紊地将刚刚利用精湛刀工从整扇猪肉上分割下来的各个部分,按照不同的烹饪需求切制成大小适中的小块。
这些经过初步分割并切块的猪肉,将作为制作一道乡村大席上常见的、深受大家喜爱的招牌菜——“一锅香”的基底原料,这道菜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朴实的风味着称,是衡量大席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为了满足这三十桌的庞大需求,这次准备的“一锅香”所需的猪肉量相当可观,除了专门用于制作猪头肉和红烧猪肘的那部分外,其余的近半扇猪肉,几乎全部都将贡献给这道菜,可见其在菜品分量上的重要性。
“一锅香”这道菜,从制作工艺上看,并没有使用多么繁复的调味品或者高难度的烹饪技巧,甚至连其加工方式都显得相当原始和简单,透露出一种返璞归真的乡村特色。
它的核心理念就是将猪身上适合炖煮的几个不同部位的肉,混合在一起,加入少量基础调料后,直接用一口大锅进行长时间的炖煮或者焖制,让不同肉类的香味充分融合、互相渗透。
最终出锅时,这道菜便是连同炖煮出来的肉块和浓郁鲜美的汤汁一起盛出,通常还会搭配一个简单的蘸碟,让食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偏好进行调味,这种吃法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食材的原汁原味。
所以,“一锅香”的美味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猪肉本身的品质,只要食材新鲜、肉质优良,即使不添加过多的佐料,其味道也绝对不会令人失望,甚至能吃出食材本身的甘甜与醇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