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不知不觉间,已经夏去冬来。
朱七七这几个月都在扬州永嘉郡,这里临海,也是朱家船队所在的地方。
朱七七在这里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改造朱家出海大船,也为了打造几件后世比较有名的冷兵器。
这天在朱家田庄的工坊里,朱七七期待的看着几个工匠在打磨手中的兵器。
她知道这个时代冷兵器其实种类还是比较多的,甚至可能有很多后代都失传的冷兵器,但是她可以用后代的锻造工艺打造出后世造型更加合理的兵器。
为此,她命人建造了高炉和鼓风机,购进了众多金属矿石,开始制作各种配比的碳钢和合金钢。
如今新打造出了这几把武器。分别是两把唐横刀,两把爪子刀,两把尼泊尔刀,还有几把清代牛尾刀。
终于,陆续有匠人打磨完毕。朱七七带着护卫一一看过,并一一试刀。均是锋利无比,吹毛断发,削铁如泥。
护卫宗强心中满意,喜道:“女郎, 皆是神兵。”
朱七七点头,道:“除了那两把爪子刀,别的都封起来,好好看守。”
随即微微叹口气,又道:“这么久,才打造出这么几件兵器,还造价高昂,看来量产短期内实现不了了。”
宗强闻言诧异道:“才几个月,便已打出如此神兵,已是非常快了。这还是得滑轮打铁锤之力,否则,几年也未必能出一件。”
朱七七闻言沉默。
宗强说的没错,这个时代技术无法同她那个时代相比,在这个时代,打造一件兵器花费的时间和金钱绝不是一般人承受的起的,更何况是这样的利器。所以这个时代兵器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很多人用棍棒做武器。
见朱七七沉默,一边为首的匠人有些不安,惴惴道:“女郎明鉴,非是我等不力,这些时日我等如何锻造女郎均看在眼里,这速度,已是前所未有了。”
朱七七回过神来,忙笑道:“阿叔在说什么啊,我并非在责怪你等,方才我只是在想有无再提高速度的方法而已。这几个月诸位的辛苦,我均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怎会责怪?我还得好好歇歇各位阿叔和阿兄,若没有你们,这些神兵又焉能现世?”
众工匠连连道不敢。他们也的确不敢居功,他们虽然是朱家的家养匠人,但技艺都是平平,算不得大家,若无高炉、鼓风机和滑轮打铁锤,这样的神兵利器他们这辈子都未必能打造出半件!
虽然朱七七觉得效率不算高,可是对于此时的工匠来说,这个效率已经是很高很高了。他们甚至觉得,量产也不是不能实现。
打造出这几把兵器后,所有人欣喜不已,大家都钦佩女郎的巧思,不管是滑轮轮锤还是包钢法,还是折叠收鞘,对这个时代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成就。
看着这些兵器,所有铁匠们志得意满。这以后要是离开朱家了,他们也是有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工匠!
当然了,朱家待遇这么好,东家老爷仁慈,女郎聪慧,听闻朱家似乎还和皇家有些共患难的交情,朱家的好日子还长着呢,谁傻了没事辞职?
他们不但绝不辞职,还要争取让自己的后代也好好留在朱家!
朱七七拿着爪子刀放在眼前端详,心下微叹,她会的东西能在这个时代直接生产出来的恐怕也只有这些冷兵器和一些早期的热武器了吧。其他的还得全仰仗金钱开道和墨家的实力了啊.....
叹息完,朱七七收起刀又从一旁矮几拿出几张图纸,对工匠们道:“接下来,我要辛苦诸位做这么几件东西。”
众工匠听闻连忙围拢过来,肃手站立,聚精会神的听着。
从工坊里出来,小泥巴早已等候在一边多时,看到宗强陪着朱七七走出来,连忙抓起一个小竹篮来凑上去,却没敢开口,因为朱七七此刻正在一边走一边和宗强说着话。
宗强道:“兵器打制效率已然提高了很多,女郎实在不必心急。”
朱七七摇摇头:“宗大哥,我想要做的事情很多,偏偏时间却有限。”
宗强不解:“这几个月来女郎一直连轴转的来往于工坊和船坞,到底何事让您如此着急?”
朱七七长叹一声,却不知道怎么解释。
这几个月她从新昌到会稽郡,一路上看到了很多村庄,虽不至于十室九空,但也没好太多。这个时代的人刚刚脱离了长达两百年的战火,生产力低下,人民生活困苦。大多数农田荒芜,田野里坟包一个连着一个,延绵不绝。大多数百姓皮包骨头,卖儿粥女依旧有之。
这还是天下已经太平十余年,当今治下还算清明的情况下,依旧如此。
看的朱七七心里揪的疼。
体会过未来的幸福生活,就接受不了这种社会。哪怕在天下人看来新朝建立十余年来他们的生活已经明显好转了,但是朱七七依旧心痛不已。
她,想为这个时代的人们做些什么。
可是朱七七又知道,古代的人通常短寿,二三十岁去世的大有人在,自己在这个风寒都能要了性命的古代能活多久,还真的不知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