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夏都城,夏浩正端坐在御书房中,那御案之上,荆轲和六剑奴传回来的战报堆积如山,犹如一座小山丘。他的面庞之上,兴奋的笑容肆意绽放,仿若春日里绚烂的花朵,眼中更是闪烁着激动的熠熠光芒,恰似夜空中璀璨的繁星。
“好!干得实在是太好了!”夏浩一边翻阅着手中的战报,一边情不自禁地大声称赞,那声音中满是难以抑制的喜悦和自豪。
身旁的李忠和一众太监们,瞧着皇帝这般欣喜若狂,也都赶忙赔着笑脸,那一张张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
夏浩霍然站起身来,双手背于身后,在书房中来回踱步。此刻,他的心情虽是无比愉悦,但那头脑却依旧保持着难得的清醒,犹如一泓清澈的湖水,未被喜悦的波澜所搅浑。
“这些捷报诚然令人欢欣鼓舞,然而,想要彻底击溃五大势力的联手进攻,单单依靠他们在后方的破坏,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夏浩低声喃喃自语道,那声音细微而深沉,仿佛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思考。
他止住脚步,目光痴痴地凝视着窗外那片辽阔的天空,眉头微微蹙起,形成了一道深深的沟壑,仿佛承载着他内心的忧虑和沉思。
“五大势力已然存在了悠悠上万年,底蕴深厚得超乎想象,荆轲和六剑奴的行动给他们造成的损失,恐怕不过是沧海一粟。”夏浩的神色愈发严肃起来,那紧绷的面容犹如一块冰冷的岩石,毫无一丝轻松的痕迹。
沉思片刻之后,夏浩重新坐回书桌前,拿起传讯玉简,向荆轲和六剑奴传达指令。
“荆轲、六剑奴听令,朕对你们所立下的功绩深感欣慰。不过,战争局势依旧严峻异常,期望你们继续在五大势力境内肆意搞破坏,劫取联军的战略资源,为我大夏军队输送军备物资。但切记,务必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一旦察觉危险,即刻撤退,切莫恋战。”夏浩的声音沉稳有力,坚定不移,犹如洪钟大吕,在虚空之中回荡。
传讯完毕,夏浩深吸一口气,缓缓闭上双眼,似乎是在竭力平复自己那如波涛般汹涌的心情。
此时,身处五大势力境内的荆轲和六剑奴收到了夏浩的指令。
真刚面色凝重,沉声道:“陛下的意思清晰明了,咱们还得再加把劲。”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坚定和决心。
乱神拍着胸脯,大声说道:“大哥放心,咱们定不会辜负使命!”那豪迈的语气,仿佛能够冲破云霄。
转魄微微颔首,轻声说道:“只是这五大势力必然会加强防备,咱们行事得更为小心谨慎。”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
荆轲目光坚定,决然道:“不论如何艰难险阻,我们都要坚决完成任务。”他的话语简洁而有力,充满了一往无前的勇气。
众人纷纷点头,眼中满是毅然决然之色,那坚定的目光仿佛燃烧的火焰,炽热而耀眼。
而在大夏都城的夏浩,在御书房中陷入了深深的自我反思之中。
一旁服侍的李忠和小太监们皆噤若寒蝉,不敢发出半点声音,生怕惊扰了夏浩的沉思。他们如同木雕泥塑一般,静静地站在那里,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夏浩坐在御书房中,面色沉凝,目光深邃如海,仿佛能够容纳世间万物。他的思绪犹如汹涌澎湃的潮水般翻涌不息,不断地反思着自己过往的种种。
“我为何会将自己困在前世设定的牢笼之中呢?”夏浩喃喃自语,眉头紧锁,声音细微至极,李忠并未听见。不过,李忠倒是颇为识趣,带着几位小太监默默退出了御书房,生怕打扰到皇帝的思考。
夏浩此刻正全身心地沉浸在自我反思之中,也无暇去关注李忠等人的举动。
夏浩回想起这两年来的种种经历,心中顿时涌起一股错综复杂的情绪,犹如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
“我虽穿越至此,获取了无上的权力,战胜了数之不尽的敌人,但却始终被前世的小民思想所束缚。”夏浩轻叹一声,眼神中透露出丝丝懊悔之意,那神情仿佛是一位迷失在黑暗中的旅人。
他忆起自己在处理大夏事务之时,凡事都亲力亲为,生怕出现哪怕一丝一毫的差错。不论是军政大事,还是民生琐事,他都要亲自过问,不敢有半分懈怠。
“我总觉得唯有自己掌控一切,方能保证大夏的安稳太平。可如今想来,我大错特错了。”夏浩双手揉了揉太阳穴,感到一阵难以言喻的疲惫,那沉重的神情仿佛背负着千斤重担。
他恍然意识到自己的这般作为,不仅令自己身心俱疲,更是极大地限制了大夏的发展。由于他的过度干预,致使下属们不敢放开手脚去做事,唯恐违背了他的意愿。
此刻的夏浩方才惊觉自己已然成为了真正的孤家寡人,所有人对自己唯有敬畏和畏惧,极大地抑制了臣子们的积极性。
“我总是极度缺乏安全感,害怕放权之后会失去对局势的掌控。”夏浩苦笑一声,“但这般的前怕狼后怕虎,只会让大夏停滞不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