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他醒了也别提这事,索性他没跟我们讲,估摸着没问题。”苏大娘点点头,不想引起王富贵的不好回忆。
“嗯,小婶婶我省得。”王闰附和道,随即拍了拍自己的脑袋,从兜里掏出一封信,“汴京城周姑娘的来信,我现在给小弟吗?”
苏大娘拧紧了眉头,“周姑娘怎么知道这的地址?”
王闰也不明白,“下面二掌柜交给我的,会不会是小弟给的?”
“信先收着吧,等富贵明儿醒来了再给。省的他分心休息不好。”苏大娘叹了口气,转念一想,没准周姑娘能成为自己的儿媳妇,哼着歌朝王二媳妇房间走去,准备八卦八卦自己儿子的事。
“桂兰啊,你说这周姑娘能跟富贵成吗?”苏大娘朝床上的大胖小子看去。
“小婶婶,怎么,周姑娘又来信了?”王二媳妇朝苏大娘靠了靠,一脸八卦的神情。
“周姑娘又?莫非?”苏大娘提取到了关键词句。
“估摸着能成,现在乡试都能收到周姑娘的来信,这事啊,就看小弟的想法了,旁人也劝说不动。”王二媳妇点点头。
苏大娘听闻,叹了口气,皱着眉头说道:“原先他一直不着急娶媳妇,我也看开了,后面也不催了。上次同他说周姑娘的事,他还一脸的不情愿,我估摸着他也怕配不上周姑娘吧。虽说老婆子我没怎么出去过,可看周姑娘和麒儿的穿着打扮,我还是能瞧出一二来的。”
王二媳妇转过身,看了看床上睡得安稳的大胖小子,走到苏大娘背后,轻轻锤了锤苏大娘的肩膀,“小婶婶,估摸着小弟心里有自己的打算吧。”
“我不管咯,随她去吧。”苏大娘也不知道王富贵的盘算。
翌日。
卯时刚过。
王富贵自然醒来,伸了伸懒腰,总算是补足了睡眠,熬人的乡试王富贵不想再经历第二次。
“报大人,这是考生的答卷。”衙役将王富贵的的答卷全部汇总在一起,递给了主位上的太子。
“嗯。”太子接过,挥了挥手,劝退了衙役。
太子面无表情的看完了王富贵前面的解答,直到看到最后一份解答,眉头舒展开来,嘴角微微上扬,不住的点着头。
当看到王富贵对边关的建议和规划后,忍不住小声嘀咕道:“奇才啊,无土培育蔬菜,这样边关的将士就能保证有可口的绿叶菜吃了,至少不用担心将士的饮食问题了,解决了边关最重要的难题啊。奇才,奇才!”
随即看到水泥的制作,更是连连称赞,“如此水泥,便可打通内陆地区同边关的官道,想必平坦的官道,定能提升粮食运输的时间,若可以,就凭这水泥,也能打开我国门了。难怪啊,难怪啊,怪我太嫩,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多着呢。”
身旁消息不太灵通的副考官一脸茫然的看向太子,不以为然的说道:“大人,这纸上谈兵的学生一抓一大把,可真的放战场上啊,指不定吓得屁滚尿流呢!每年乡试啊,这样的考生解答题都如出一辙,什么放开海关啊、打通羌族通关啊、开放水域等等,哪一样能真正的落地执行?若真的按照这些考生的想法来落地,估摸着我们这样的老家伙,早就下去见列祖列宗了!”
太子不太认可,可又不好拂了副考官的话语,轻轻的摇了摇头,“非也非也,这样的奇才千古难遇,得之我大周之福也。不能按以往的惯例去判定。”
副考官摸了摸自己的胡须,不认可的说道,“我手里这份试卷,堪称标准答案,大人,你看看。”
太子本就性格柔和,也不反驳,接过了副考官递上来的试卷,见副考官杵在一旁,拿过试卷认真的查阅起来,看到最后一道解答题,毫无惊艳的感觉,摇了摇头,将试卷放在了一侧。
副考官见太子如此神情,梗着脖子问道:“大人,这试卷不能入你眼?”
太子将王富贵的试卷递到副考官面旁,指着最后一道题说:“大周不需要千篇一律的书生,更需要这样能实实在在做事,为百姓为边关将士考虑的渡人者。”
“写的再好,不能落地执行有什么用呢?你再看看这份,每一道题的解答都近乎完美。”副考官不死心的指着自己推荐的试卷。
太子拧着眉头,“这样的试卷一抓一大把,莫非?”
副考官慌乱的将试卷放回了自己桌,苍白无力的解释道,“我阅卷多年,只是见如此完美的答卷,一时起了惜才之意。”
太子依旧盯着副考官不说话,只吓得副考官两腿直打哆嗦。
第一日阅卷完毕,太子叫来了自己的随从,“坐在右手第一位置的副考官,私下盘查一遍。”
待第二日阅卷时,众人不见副考官的身影,茫然的四处打量。
“诸位同仁,若谁起了惜才之意,我不介意让官差彻查一遍。”太子说罢,冷着脸坐回位上,继续检查着递上来的试卷。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些起了歪心思的考官,立马吓得腿软,不敢再有任何小心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