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了晚饭,围绕后院溜达了一圈,也没什么娱乐活动。早早的入了睡,毕竟第二天还得早起,坐马车去乡下。
而此时远在乡下的王富王母,对王富贵等人到来毫不知情。
苏母满脸的愁容,“老头子,你说我们要不要把上等田卖一亩出去的。狗蛋都跟人家成亲半年了,我们这儿一直都没有去探过门,是不是也未免不把苏家人放在眼里了?”
狗蛋是王富贵的小名,因王富贵出生的时候体弱多病,村里的人都讲究给小孩起个贱名,寓意好养活,便取名叫做狗蛋了。
即便王富贵考中了秀才,私底下,王家人还是会唤做王富贵的小名-狗蛋。
王父着看着手中缺口的碗,“唉,你说我们是作了什么孽啊?好好的儿子居然给人入赘,这在村里都抬不起头做人啊。”
本以为王富贵考中了秀才之后,至少能当一名教书先生,过上德高望重的生活。再讨一房老婆,家庭和和美美。哪成想,居然选择了入赘,这在村里是最看不起的行为。
“唉。”王母狠狠的捶了捶自己的胸口,“老头子,说这些话,又有什么用呢?谁看过狗蛋,不都得说他有富贵命吗?我们这个家,养不起狗蛋啊。至少跟着苏家去,还有一口好饭好菜新衣穿。”
“说这些又起什么用?终究是替苏家养了儿子,老咯老咯,不顶用了。”王富=父快速的将碗里的饭刨干净。
一点糙米配着一点咸菜,便是老两口仅有的一顿美味。
王母就着月光缝 补着老伴儿脱下来的外套。只见上面布满了一个又一个的补丁,揉了揉浑浊的眼睛,想起后半辈子的悲惨遭遇,一时间老泪纵横。
也不知道王富贵看到老两口如此结局,亦或者叫穷酸的生活,会不会恨透了年少的自己?不仅让三个姐姐像卖SHEN一样嫁作他人妇。而自己这么多年,也仅仅以倒数的名次考中了秀才。如果不是耍了些小手段,入赘到了苏家,恐怕日子还会更难熬。
王富贵出生的村落叫红茶村,红茶村周围围绕着不规则的山峰,红茶村顾名思义以种植茶叶为主,最有名的便是这红茶。
村民们一年的经济往来,也主要靠茶叶为生,村里以王姓为主,算是一个大姓。可即便在这样的大姓家族里,王富贵的科举之路也并不顺利。
因为山路崎岖,加之交通闭塞村里的缘故,村里的茶叶都卖不上价了。甚至许多人家由于不会制茶,只能白白的错过了茶叶的采摘季节,眼睁睁的看着嫩茶变成了老茶,直到卖不出去。
而王家也恰巧如此,王父和王母都没有任何的制茶经验,只能等着进村的商户或者是范贩郎,以极低的价格收走收走嫩茶。
若没有及时的卖出去,便只能给一笔银两,让同村的制茶人帮忙制成新茶。亦或者走上多半天,到镇上摆摊卖茶,可红茶村家家户户都种植有茶叶,这到了茶叶上市的季节,哪还卖得起什么价格?
何况家中还得养一个读书人,赚的钱连维持基础的生活都不够,王父王母无可奈何,,只能将家中的三个女儿,嫁给了家里愿意出高价彩礼的人家,以换取王富贵读书所需要的盘缠。
对于这样的家庭,再加之同窗的恶意引导下,让王富贵愈加了瞧不上自己的原生家庭,恨不得一走了之。
王富和王母又何尝感受不到王富贵对家庭的嫌弃?可又有什么办法?到最后,反倒怪自己两老口不中用,不能给王富贵一个好的读书环境,才会导致王富贵跟二人离了心。
在王父和王母的纵容下,才养成了王富贵如此自私冷漠的性格。
直到王富贵选择入赘到苏家,才让王父和王母二人,看清了王富贵的本质。
可为时已晚,三个女儿因为彩礼的事,早已跟老两口离心。而最宝贵的儿子,自成亲后连家都没回。老两口每日上山去采摘茶叶。都背着人群,实在是村里风言风语太多,听多了,心也就承受不住了。也害怕王富贵真的会如村里人所言那般,抛弃二人,过自己的太平日子去了。
王母一大早心狂跳,“老头子,我这咋感觉今天有事发生啊?”
“能有啥事?你不是说要卖田吗?我去找人看看。”即便王父嘴里一直嫌弃去县里看望王富贵的事,可仍用实际行动表明了对王富贵的思念。
“你去吧,我这眼皮今天跳的慌咧。”
“你去割点肉回来,等会留看田的人吃个午饭。”
王母打开木柜,看着最底下的铜板,狠心的全部取出,毕竟看看田的人吃好了饭,说不定这田还能卖出一个好价钱。
在马车行驶到一半的路程上,王富贵张了张嘴,还是准备道出了家中的实情,“岳父、岳母、娘子,有件事,其实憋在鄙人心中挺久的。”
苏首富诧异的看向王富贵,以为是王富贵学问的事,“因为账单的事?”
王富贵抿嘴摇了摇头,“是关于我爹娘二人,以及我年少不知事,所犯下的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