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生人数太多,依旧分组比赛。
沈笛率先做好热身,在第一组共30人同时比赛,并排站在起点等待指令。
"三!二!一!"
尹导的倒计时混着海浪声砸下来。
沈笛瞥见右侧选手提前起跑的动作——是那个网红方幼安,沙滩比赛时沈笛记住了这张脸,此刻站在最边上正对着镜头做wink,运动裤侧边隐约露出护膝轮廓。
充气浮桥比想象中更难控制。
除了本身在水里随着浪头晃动外,还有身边人跳上去掌握不了平衡的影响,好好一块平整浮板被踩的左摇右晃,像风里的小船。
沈笛刚找到位置站稳,就看见时序被人拽住了脚踝,那人半边身体落水,想爬上来,把时序当成了救命稻草。
“把手给我!”
沈笛伸手去拽时序,被对方立刻抓住。
一个使力,时序这个百多斤的大男生就被他一把拽到身边,拽着他脚踝的那人扑通落水,李长鲸和曹宫也互相帮着稳定身体,凑到两人身边。
四人结队各自站住一角,在浮板上形成稳定结构。
“听我口令,同时迈步,保持平衡。”
沈笛沉声对他们道:“我数1迈左脚,2迈右脚,到窄浮板的地方按照长鲸、曹宫,时序,最后是我的顺序快速通过。”
几人默契点头:“好!”
大家同时迈左脚,四人正方形结构不乱,同时往前挪动一步,定海神针似的定住了浮板上的小块空间,把旁边扑通扑通落水和挣扎往上爬的学员们衬的很狼狈。
“你们好聪明啊!”
方幼安不知道什么时候也凑了过来,他脚上的防滑鞋似乎是特制的,踩在湿漉漉的橡胶表面如履平地,“我就先走咯,你们加油!”
手掌握拳,在胸前很可爱的比了个加油姿势,脚步轻快的跑到最前方去了。
临走前,似乎是没掌握好最后一脚的平衡,重重踩到相邻的浮板上,激起的浪花拍向站距很近的四人组,一个都没落下。
“噗!”
李长鲸抹了把脸,无语道:“还是没能摆脱落汤鸡命运。”
旁边时序皱了皱眉,瞥了眼那个独自轻快跑向浮桥终点的陌生人,看了眼半空拍摄的无人机,没说什么。
“走吧。”
沈笛也没说话,重整节奏,四人配合着碎步快挪。
每当经过狭窄浮板时,4人就变换阵型为一条直线,看似麻烦的组合,行进速度却很快,受到周围的影响也减到最小。
前进时沈笛也没忘记用余光观察那位第一名,发现方幼安总是避开左侧区域。他定睛细看,才发现,右侧浮板虽然间隔距离更大,但上面有隐隐的防滑纹路。
大多数人如果不仔细观察,应该会偏向距离更小、看起来难度更低的左侧区域,而右侧就成了无人争抢的康庄大道。
“走右边。”
沈笛带头变道,几个队友也不问为什么,跟着就走。
踩上浮板,所有人都发现了不同。
“这……”李长鲸刚要说什么,就被时序和曹宫同时制止:“嘘!”
几人沉默而快速的通过浮桥关卡。
最后一段空中悬挂着不少尼龙绳,尼龙绳下端就是泳池,水里有不少大大小小的海洋球,如果落水,估计分辨方向就要好一会儿。
如果不走这里,就要从另一侧的攀岩墙壁通过,对比一下,还是这边难度低点。
“长鲸!”
“来了!”
四个人里,李长鲸身高是最矮的,估计是从小练武的缘故,这孩子身高176并且没有再长的趋势,而头顶尼龙绳高度目测至少两米半,在浮板起跳没有借力的话,这孩子要抓住有点困难。
李长鲸站在浮板一端,沈笛站在中间,时序和曹宫站在尾端,尾端两人猛地一踩。
浮板前端立刻上翘!
李长鲸微微下蹲后一个借力,轻松抓住尼龙绳,人猿泰山似的用力一荡,只倒了一次手就轻松落到终点,成为第一名到达的学员。
“第一名:李长鲸!用时2分17秒!”
“第一名:方幼安!用时2分20秒!
踩着胸有成竹的步子却在吊绳区域因为上肢力量不足而屈居第二的方幼安,脸上表情僵了一瞬间,如果不是沈笛一直关注李长鲸那边、视力又非人类的好,还真发现不了。
方幼安片刻就恢复表情管理,十分欢快的主动跑向李长鲸和他击掌。
“你可真厉害,嗖的一下子就荡过来了!你能——”
李长鲸见状配合他击了下掌:“谢谢啊!”
没等人家说什么,就匆匆跑到泳池边用手做喇叭:“沈哥、序哥、曹哥,快啊加油啊!”
还想多争取两个镜头的方幼安:……
水上四人组变三人组,结构更稳定。
他们都是运动能力很强的那种,两两配合,沈笛在最后,三个人加在一起通过的时间也只比李长鲸多了一点点,最终拿到三四五的好成绩。
他们几个站在终点时,其他同组学员还在水里扑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