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府众人正在厅中商议事务。听了门房的禀报,都有些惊讶。
贾母说道:“且先请进来,听听是哪家的公子。”
张媒人被引入厅中,行了礼,便滔滔不绝地说起赵轩的种种优点:“这赵公子一表人才,如今高中探花,前途无量。对迎春小姐更是一片痴心,特意遣我前来提亲。”
王熙凤在一旁听了,笑着说:“听起来倒是不错。”
贾赦问道:“他家世如何?”
张媒人连忙回道:“赵公子家虽不是大富大贵,但也是书香门第,家风清正。今日带来的聘礼,那可都是难得一见的名贵之物,足见其诚意。”
众人商议一番,觉得赵轩条件不错,便应下了这门亲事。
迎春的闺房内,她静静地坐在梳妆台前,望着镜中的自己,眼中既有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又有几分即将离开娘家的不舍。贴身丫鬟司棋在一旁为她整理着嫁妆,嘴里不停地说着吉祥话:“小姐,您这一去啊,定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夫妻和睦,白头偕老。”迎春听了,微微抿嘴一笑,心中却是五味杂陈。她想起了在贾府的点点滴滴,姐妹们一起玩耍、作诗的场景仿佛还在眼前。如今自己即将嫁为人妇,开启新的人生篇章,不知未来等待着自己的究竟是怎样的命运。
很快,迎亲的日子到了。贾府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朱红色的大门敞开着,门楣上挂着大红的绸缎和五彩的灯笼。府内的庭院中摆满了鲜花,花香四溢。
贾母坐在正厅,拉着迎春的手,眼中满是不舍,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声音哽咽:“我的迎春啊,这一去可要好好的,受了委屈就回来,祖母永远在这等你。”迎春也落下泪来,伏在贾母膝上:“祖母放心,孙女会好好的。”
邢夫人在一旁亦是伤心落泪,手帕不停擦拭着泪水:“迎春,到了夫家,要事事谨慎,莫丢了咱们贾府的脸面。”
众姐妹纷纷前来贺喜,探春笑着说道:“二姐姐,往后可要幸福美满。”惜春也说道:“二姐,愿你与姐夫和和美美。”
黛玉款步向前,手中握着一卷诗笺。只见那笺纸质地精良,上面用娟秀的字迹写道:“迎春姐姐今日大喜,妹感怀于心,特赋诗以贺。姐若春花初绽时,今朝喜遇良人期。赵家公子才情盛,共谱鸳鸯比翼诗。往昔岁月含愁影,今始欢颜展秀姿。愿君此后福无尽,恩爱绵延岁月滋。”黛玉念罢,盈盈浅笑。
众人皆赞黛玉之才,迎春更是感动得泪花闪动,拉着黛玉的手道:“妹妹心思如此细腻,这诗真真是极好的。”黛玉轻摇螓首,说道:“姐姐温婉善良,得此良缘自是应当。往昔姐姐在府中常露忧愁之色,如今终得佳婿相伴,日后定是喜乐安康。”
周围的姐妹也围拢过来赏阅诗句,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此时的贾府沉浸在一片喜气洋洋之中,欢声笑语回荡在雕梁画栋之间,而黛玉这首诗如同锦上添花,为迎春的新婚之日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诗意与温馨。
就在这一片喜庆氛围中,贾宝玉匆匆赶来。他面色带着些许急切,眼睛直勾勾地看向迎春。他挤开人群,走到迎春面前,紧紧拉住她的手。
“二姐姐,你竟要这般早嫁人了。”宝玉的眼眶泛红,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迎春轻拍他的手,眼中噙泪:“宝兄弟,这是喜事,莫要悲伤。”
宝玉自顾自地说道:“二姐姐,以往咱们在园子里吟诗作画,何等快活。如今你要离去,我心中万般不舍。”
周围的人看到宝玉这番模样,虽觉不妥,却也知他向来多情。
宝玉缓了缓情绪,又强挤出笑容:“二姐姐,今日你大喜,往后定要过得顺遂。那赵公子若敢对你不好,弟弟第一个不答应。”
迎春破涕为笑:“宝兄弟,瞧你说的。”
王熙凤见状,眼珠一转,莲步轻移走上前去。她一把拉开宝玉紧握着迎春的手,打趣道:“宝兄弟,这大喜的日子,你可别误了吉时。二姑娘今儿个就要去享福喽,你呀,以后还是能找二姑娘玩的嘛。”
一边说着,一边使了个眼色给宝玉。宝玉会意,只是仍难掩落寞。王熙凤又转向迎春,脸上堆满笑意:“二姑娘,你瞧瞧,宝兄弟这是舍不得你呢。不过你今日大喜,可不能哭哭啼啼的,坏了妆容。那赵公子可是千好万好的人儿,你就开开心心地嫁过去。”
说完,她又招呼着司棋赶紧给迎春再补补妆。司棋急忙拿着粉扑和胭脂过来,小心翼翼地给迎春补妆。王熙凤则拉着宝玉往旁边走去,悄声说道:“宝兄弟,咱得体面些,莫要失了礼数。”宝玉无奈地点点头,眼睛却仍不时望向迎春那边。
宫中的贾迎春听到消息后,命宫女仔细准备贺礼。她亲自挑选了一匹宫制的精美绸缎,那绸缎上绣着并蒂莲花,寓意美好姻缘。又选了一对玲珑剔透的玉如意,象征万事如意。她差宫女将贺礼送往贾府,附信一封,信上写着:“闻妹妹喜事,姐姐于宫中遥祝,愿妹妹琴瑟和鸣,岁月静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