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中喃喃道:“我的儿,娘想得你好苦啊。”贾敏抽泣着回应:“娘,女儿也一直惦记着您。”周围的人看到这一幕,无不悄然落泪。
王熙凤赶忙过来劝道:“老祖宗,姑母刚回来,大家都高兴着呢,可别伤了身子。”贾母这才慢慢松开贾敏,用帕子拭去眼角的泪花,拉着贾敏细细端详,“瞧我这闺女,还是这么标致。”
又看向林如海和林承祖,欣慰地点点头,“快都进屋去,咱们一家子好好聚聚。”众人簇拥着往屋里走去,欢声笑语渐渐充满了整个荣国府,好似所有的思念与等待在此刻都化为团圆的温馨。
林承祖也跟着乖巧地行礼:“外祖母,孙儿给您请安。愿您身体康健,福寿双全。”贾母忙不迭地让众人起身,迫不及待地拉着贾敏的手,仔仔细细地端详着,眼中满是疼惜:“我的儿,这些年在外面可受苦了?瞧你都清瘦了不少。”
贾敏含着泪轻轻摇头:“母亲,女儿一切都好,只是时常挂念着您,心中思念万分。”
此时,亭亭玉立的林黛玉也走上前来。她身着一袭粉色的衣裙,如弱柳扶风,娇美动人。那粉色的衣衫衬得她的肌肤如雪般洁白,更显娇柔。
她眼中含泪,神情激动,微微福身行礼,声音略带颤抖:“父亲、母亲,多年不见,一切可安好。”
林如海看着出落得越发标致的女儿,心中满是欣慰与自豪,脸上露出慈爱的笑容,说道:“玉儿,为父和你母亲在江浙一切都好,你在府中可还顺心如意?”
林黛玉点头,泪水如断了线的珍珠般滑落脸颊,那泪珠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她轻声说道:“女儿一切都好,只是常常思念双亲,今日得以重逢,心中欢喜不已。”
贾敏拉过女儿的手,轻轻拍了拍,满是慈爱地说道:“我的玉儿,如今见着,为娘心里也踏实了。”
林承祖在一旁看着姐姐,有些腼腆地笑了,眼中满是重逢的喜悦,他挠了挠头,说道:“姐姐,我可一直盼着见到你呢。”
黛玉拉着承祖手说:“过来,让姐姐瞧瞧,许久不见,又长高了,到明年姐姐都摸不到你的头了”
众人簇拥着贾母和林如海一家,有说有笑地往府里走去。一路上,贾母紧紧拉着贾敏的手,不停地询问着他们在江浙的生活,关心着衣食住行的每一个细节。
金陵城中,荣国府那高耸的围墙之内,近日里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喜庆欢乐的氛围。
下人们如同忙碌的蜜蜂,往来穿梭,脚步匆匆却又井然有序。他们搬挪着精致的物件,精心布置着各处厅堂。
王熙凤身姿利落,在一众丫鬟婆子间指挥调度,那清脆的嗓音不时响起:“那对琉璃灯挂得再高些,要正对着厅中,这样才能照得满堂明亮!”她双手叉腰,目光犀利,审视着每一处布置,容不得半点瑕疵。
李纨与探春并肩而行,仔细检查着每一处的装饰细节,时而轻声商议,时而对身旁的丫鬟叮嘱几句,务必要求尽善尽美。
探春微微皱眉,说道:“这处的花摆得似乎不够整齐。”李纨点头应道:“确实,让人重新摆弄一下。”
原来,八月初三乃是贾母的寿辰,此次操办,因贾府近来诸事顺遂,家族兴旺,又添了几分新气象,故而比往年更为隆重奢华,尽显大家族的风范。
府内正厅,红绸高悬,宛如燃烧的云霞,明灯璀璨,好似繁星点点。地上铺着华丽的地毯,花纹繁复,色彩绚丽,仿佛一片绚烂多彩的彩云。
厅中摆着数张雕花大桌,那精美的雕刻巧夺天工,仿佛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桌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佳肴美馔。
有那烤得金黄酥脆的烤鸭,皮脆肉嫩,香气四溢,远远便能闻到那诱人的香味,令人垂涎欲滴;有那精心烹制的清蒸鱼,鲜嫩爽滑,入口即化,仿佛在舌尖上舞动,让人回味无穷;还有那炖得软糯的猪蹄,色泽红亮,油光闪闪,诱人食欲,光是看上一眼,就足以让人食指大动。
各色糕点更是精致无比,有的做成了娇艳欲滴的花朵形状,花瓣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绽放;有的宛如小巧玲珑的动物,活灵活现,令人不忍下口。
美酒佳酿在晶莹剔透的酒杯中泛着诱人的光泽,果香与酒香交织在一起,弥漫在整个厅中,仿佛能让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贾赦、贾政,贾琏等贾家子弟也早早地来到了贾母处,恭敬地向贾母请安祝寿。贾赦一脸严肃,端着身为长子的稳重架子,却也难掩眼中的喜悦,他拱手说道:“母亲,祝您寿比南山,福如东海,岁岁有今日,年年有今朝。愿您身体硬朗,精神矍铄。”
贾政则笑着说道:“母亲,今日大喜,您定要多享些福,好好乐呵乐呵。这满桌的佳肴,都是为您精心准备的。”贾琏在一旁附和着,忙前忙后地安排着各项事宜,尽显其精明能干,他笑着说:“祖母,孙儿祝您洪福齐天。愿您天天都这般开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