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轩则恭敬地向贾母行礼,身着青色长袍,腰束玉带,彬彬有礼,风度翩翩。赵悦乖巧地给众人行礼,小脸蛋红扑扑的,宛如熟透的苹果般惹人喜爱。众人皆夸这孩子懂事乖巧。
王熙凤又接着讲了几个笑话,一个比一个精彩绝伦,直把众人逗得笑声不断,此起彼伏。她时而挑眉,那眉梢似弯弯的月牙般俏皮;时而挤眼,眼中光芒闪烁,动作夸张,表情丰富多变,整个荣国府正厅内,满是欢声笑语,热闹非凡,犹如集市一般喧嚣。
就在这时,门外的小厮急匆匆地跑了进来,跑得气喘吁吁,额头上满是汗珠,犹如清晨荷叶上晶莹剔透的露珠,(一边喘着粗气,一边用衣袖擦拭着额头的汗水 )一边说道:“奶奶,不好了,厨房那边出了点岔子。”
王熙凤眉头一皱,眼中闪过一丝不悦,那眼神犹如寒星般冰冷,瞪了那小厮一眼,说道:“慌什么慌!慢慢说,到底怎么回事?”那小厮定了定神,低着头,不敢看王熙凤的眼睛,说道:“原本准备的元宵晚宴的一道主菜,不知怎的,被几个粗心的厨子给弄砸了,这会子正着急重新准备呢。”
王熙凤一听,冷哼一声,双手叉腰,柳眉倒竖,恰似发怒的凤凰般威严:“这些个没用的东西,平日里好吃好喝地供着,关键时刻掉链子!你去告诉他们,半个时辰内,若是弄不好,仔细他们的皮!”
说完,又转头笑着对贾母说道:“老祖宗莫怪,这些个下人不懂事,扰了咱们的兴致。
我这就去料理料理,回来接着给您讲笑话。”贾母摆摆手,脸上依旧带着笑意,说道:“你且去忙你的,莫要误了晚宴才好。”
王熙凤风风火火地去了厨房,只见她指挥若定,大声说道:“都给我手脚麻利点,重新做!”那声音犹如洪钟般响亮,颇有一番当家主母的威严气势。一番指挥调度,总算将事情解决妥当。
她又急匆匆地回到正厅,额头上还挂着细密的汗珠,用帕子轻轻擦拭着。贾母心疼地说道:“凤丫头辛苦了,快坐下歇歇。”王熙凤笑着说道:“不打紧,只要老祖宗和姐妹们吃得开心,我累点也值得。”
晚宴开始,一道道精美的菜肴被端了上来。那菜肴香气扑鼻,摆盘精致巧妙,宛如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有的菜肴宛如盛开的花朵般娇艳欲滴,有的犹如展翅的飞鸟般灵动,有的好似游动的鱼儿般活泼。众人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继续说笑不停。
宝玉提议:“不如我们来行个酒令,增添些乐趣。”众人纷纷响应。
于是,宝玉先开口道:“那我先来一个。有一秀才去赶考,路过一村庄,见一老农在田间劳作,便上前问道:‘老人家,你这田今年能收多少粮食?’老农抬头看了他一眼,道:‘秀才,我这田要是收成好,能收千担粮;收成不好,颗粒无收。’秀才听了,摇头晃脑道:‘这可真是,丰年千担粮,荒年饿肚肠。’众人听了,皆大笑。
林黛玉抿嘴一笑,那笑容如春花绽放般绚烂,眼中透着聪慧机敏,犹如繁星闪烁,(微微侧首,轻声细语道 )道:“那我也来一个。有一日,一只狐狸遇见一只兔子,狐狸对兔子说:‘小兔子,你知道我为什么喜欢你吗?’兔子摇头,狐狸说:‘因为你蹦蹦跳跳的样子甚是可爱,像我心中的一轮明月。’兔子疑惑道:‘那你为何不吃我?’狐狸狡黠一笑:‘我要留着你,让你每日为我照亮心房。’”众人皆称妙。
贾宝玉又道:“我还有呢。有个和尚化缘,走到一家门前,主人说:‘我家没米没粮,没法施舍。’和尚道:‘无妨,我不化米粮,只求一瓢清水。’主人又道:‘清水也无。’和尚双手合十:‘那施主可否借我一方净土,让我静心打坐。’主人无奈:‘我家地方窄小,无净土可借。’和尚笑道:‘既无清水,又无净土,施主的心怕是比这尘世还污浊。’”
众人笑得前仰后合,气氛越发欢快热烈。那笑声在厅内回荡,犹如一曲美妙动人的乐章。
这时,紫鹃在一旁为黛玉添茶,动作轻柔,犹如微风拂柳般轻盈,眼神关切,恰似潺潺流水般温柔。雪雁也在帮忙传递点心,脚步轻盈,如蜻蜓点水般灵动。
惜春则笑着说道:“我也来讲一个。有一画师,为人画像,画完后,那人一看,大怒道:‘这画的哪里是我,简直是个丑八怪。’画师不慌不忙道:‘大人莫急,这是您的前世之相。’”
这时,大家酒令笑话讲完,贾母笑意盈盈,那慈祥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说道:“今儿个元宵灯会,光有这酒令笑话可不够热闹,咱们再来猜猜灯谜,添些趣味。”众人听闻,皆兴致勃勃,齐声应和,声音此起彼伏。
王熙凤连忙拍手叫好,眉眼间尽是灵动之气,笑道:“老祖宗这主意甚好,我这就去准备灯谜来。”说罢,便风风火火地转身安排人去准备,脚步匆匆,裙袂飞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