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烟赶到时,目睹这般情景,顿时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双眼瞪得如同铜铃一般,指着金荣便骂道:“你这没脸没皮的东西,好大的胆子,竟敢在这儿撒野!宝二爷在此,岂容你这般张狂?你也不掂量掂量自己是几斤几两!”说罢,撸起袖子便要冲上去与金荣理论,那架势犹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
金荣见是茗烟,心中虽有些忌惮,但仗着身边围着一群狐朋狗友,竟也不肯示弱。他冷笑一声,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轻蔑的笑容,嘲讽道:“我当是谁,原来是宝二爷跟前的狗腿子!今日之事,与你何干?你若识趣,便速速离去,否则,连你一并收拾!”茗烟听了,更是火冒三丈,脸涨得通红,犹如熟透的番茄,额头上青筋暴起,也不顾什么规矩,像一头发怒的狮子般上前便要厮打。众人见势,纷纷围拢过来,一时间,学堂后院乱作一团,叫嚷声、争吵声此起彼伏。
宝玉在屋内听闻动静,心中一惊,手中的书本“啪嗒”一声掉落地上。他与秦钟赶忙起身,匆匆赶来查看。宝玉眉头紧皱,眼神中透露出焦急与担忧,脚步急促,仿佛每一步都踏在自己的心尖上。待赶到后院,见此情形,宝玉心中大怒,脸色瞬间变得阴沉,犹如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喝道:“都住手!成何体统!”那声音犹如洪钟般响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众人见宝玉来了,这才稍有收敛,原本喧闹的场面顿时安静了几分。金荣虽心有不甘,牙齿咬得咯咯作响,双手紧紧握拳,指关节都因用力而泛白,但终究不敢再放肆,只得悻悻作罢,嘴里还小声嘟囔着。
宝玉心疼秦钟受了委屈,快步走到秦钟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中满是关切,随后又感激地看向茗烟,将茗烟唤至跟前,轻声说道:“今日多亏了你,只是以后不可如此莽撞,免得伤了自己。我虽感激你的忠心,但更担心你的安危。”茗烟忙点头应道,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说道:“二爷放心,只要有人敢对二爷不利,小的便是拼了这条命,也不会让他们得逞!二爷待我恩重如山,我这条命本就是二爷的。”
时光荏苒,又至春日。那一日,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大观园的小径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影。宝玉在园中百无聊赖,时而踢着路边的石子,时而望着天空发呆,脸上满是烦闷之色。茗烟深知宝玉不喜那八股文章,看着宝玉这般模样,心中暗暗思忖:如何才能为二爷寻些有趣的玩意儿解解闷呢?正想着,忽然灵机一动,脸上浮现出一丝狡黠的笑容。
不多时,只见茗烟鬼鬼祟祟地溜进宝玉房中,眼睛滴溜溜地四处张望,仿佛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怀里像是揣着什么物件,鼓鼓囊囊的。宝玉见了,原本烦闷的脸上露出一丝好奇,挑眉问道:“你这是藏了什么宝贝?快拿出来我瞧瞧。”茗烟笑着从怀中掏出几本旧书,递与宝玉道:“二爷,您瞧瞧这是什么。小的偶然间得了这几本古今小说和传奇角本,想着二爷必定喜欢,便赶忙给您送来了。”那笑容中带着一丝讨好,又有几分期待。
宝玉接过一看,只见封面上写着《西厢记》《牡丹亭》等字样,顿时喜出望外。原本黯淡的眼神瞬间亮了起来,犹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脸上的烦闷一扫而空。他素日里便对这些杂书极感兴趣,当下也顾不得许多,一屁股坐在榻上便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茗烟在一旁看着宝玉专注的模样,嘴角微微上扬,露出欣慰的笑容,心中暗自欢喜,只盼着这些书能让宝玉忘却烦恼,开怀畅意。
又过了些时日,一次从私塾出来,春日的暖阳洒在身上,暖融融的。宝玉嗅着空气中泥土与花草混合的芬芳,心情格外舒畅。走着走着,宝玉突然停下脚步,脸上浮现出馋意,对茗烟说道:“茗烟,我忽然想吃烤鱼了,那鲜香的味道,一想起来便叫人垂涎欲滴。”茗烟一听,眼睛一亮,笑着说道:“二爷,这有何难,离这不远的庄园有处鱼塘,咱们去那钓鱼,钓上鱼来,即刻烤了吃,保准新鲜美味。”宝玉听了,兴致大增,连连点头。
二人来到庄园的鱼塘边,只见塘水清澈,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偶尔吐出几个泡泡,泛起一圈圈涟漪。茗烟手脚麻利地找来树枝,削成简易的鱼竿,又寻来蚯蚓做饵。他将鱼竿递给宝玉,说道:“二爷,您且试试,凭二爷的运气,定能钓上大鱼。”宝玉接过鱼竿,学着茗烟教的样子,甩线入水,目不转睛地盯着水面。
起初,鱼儿似乎察觉到了异样,只是在附近徘徊,并不咬钩。宝玉有些着急,眉头微蹙,喃喃自语:“鱼儿鱼儿,你倒是快些上钩呀。”茗烟在一旁轻声安慰:“二爷别急,钓鱼讲究个耐心,您再等等。”过了一会儿,浮漂终于动了动,宝玉顿时紧张起来,手握鱼竿,大气都不敢出。紧接着,浮漂猛地往下一沉,宝玉眼疾手快,用力一提,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儿便被钓了上来。“钓到了!钓到了!”宝玉兴奋得像个孩子,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