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袭人、晴雯和紫鹃,虽忙着收拾行李,可也不时回头看向这对苦命鸳鸯,心中亦是悲戚万分。袭人将叠好的衣物一件件仔细放入行囊,嘴里念叨着:“二爷这一去,可要照顾好自己,这衣物都是平日里二爷常穿的,带着也能有个念想。”晴雯则拿着一把宝玉常用的折扇,小心翼翼地放进去,抽噎着说:“二爷,这扇子您也带上,天热时好用。”紫鹃更是一边抹泪一边整理着一些宝玉的日常物件,说道:“二爷,盼您早日得胜归来,我们都在府里等着您呢。”
夜愈发深了,外面万籁俱寂,可潇湘馆内的悲伤氛围却愈发浓重。贾宝玉看着眼前的众人,心中满是不舍,但军令如山,他深知自己必须肩负起这份责任。他松开林黛玉,站起身来,走到行囊旁,再次检查了一番,仿佛这样能让他离开得稍微安心一些。
林黛玉也缓缓起身,走到桌旁,拿起自己亲手为贾宝玉绣的一个荷包,递到他手中,泣声道:“这个你带着,看到它就如同看到我,无论何时,都要想着平安归来。”贾宝玉接过荷包,紧紧攥在手中,像是握住了最珍贵的宝物,点头道:“林妹妹放心,这荷包我定会贴身带着。”
不知不觉,天边泛起了鱼肚白,新的一天来临,可对于贾宝玉和林黛玉来说,却是分别的时刻愈发临近。贾宝玉深深看了林黛玉一眼,眼神中饱含着无尽的眷恋与坚定,然后转身迈出了潇湘馆的门。林黛玉追到门口,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泪如雨下,口中喃喃道:“宝玉,你一定要平安……”
两日后,大军集结完毕。荣国府众人纷纷来到城外为贾宝玉送行。贾政一脸严肃,但眼中难掩对儿子的担忧,他对贾宝玉说道:“吾儿,此去定要奋勇杀敌,莫要辱没了我贾家的名声,更不可辜负圣上的信任。”贾宝玉抱拳应道:“父亲放心,孩儿定不辱使命。”王夫人早已泣不成声,拉着贾宝玉的手久久不愿松开,反复叮嘱他要注意安全。
在一片依依惜别中,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贾宝玉骑在马上,回头望去,只见荣国府的众人身影逐渐模糊,但他知道,在那人群之中,有他最牵挂的林黛玉。此刻,他暗暗发誓,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定要将倭寇击退,早日归来与家人团聚,与林黛玉再续前缘。
大军一路南下,沿途所见,皆是百姓流离失所,城镇破败不堪。倭寇的恶行让贾宝玉心中的怒火愈发旺盛,他激励着将士们,加快行军速度,誓要尽快与倭寇展开决战,还百姓一个太平。终于,在数日后,大军抵达了倭寇肆虐最为严重的沿海地区,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即将拉开帷幕……
贾宝玉在中军传出军令,让大军就地驻扎,等待军令。不可骚扰百姓。
贾宝玉指挥军队安顿好营地之后,带着副将快马加鞭,一路风尘仆仆,终于找到了三个月前就率领大军来到沿海一带抗倭的戚靖海将军。此时,戚靖海将军正在营帐中对着地图沉思,见贾宝玉等人进来,赶忙起身相迎。
戚靖海将军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眼神中透着久经沙场的沉稳与睿智。他抱拳行礼道:“久闻宝将军大名,今日得见,实乃幸事。只是军情紧急,也顾不上太多寒暄了。”贾宝玉连忙还礼,神色凝重地说道:“戚将军客气了,如今倭寇猖獗,我等自当以国事为重。还请将军详细告知当前军情。”
戚靖海将军转身,指向地图,说道:“宝将军请看,这倭寇甚是狡猾,他们分散在沿海多处岛屿,时常突袭沿海城镇,打完就撤,如鬼魅一般难以捉摸。而且他们熟悉海上地形,擅长水战,我军虽人数众多,但在海上交锋时,一时难以占得先机。”
贾宝玉凑近地图,仔细端详着,脑海中迅速思索应对之策。他问道:“那戚将军此前与倭寇交战,可有摸清他们的兵力部署与作战规律?”
戚靖海将军眉头微皱,说道:“倭寇人数虽不算多,但胜在机动性强。他们一般趁涨潮时登陆,以小队形式分散进攻,抢掠财物后便迅速退回海上。我军曾多次设伏,却因他们对潮汐和地形的熟悉,屡屡让他们逃脱。不过,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们每次大规模行动前,总会在这几个岛屿集结。”说着,他在地图上几个岛屿位置做了标记。
贾宝玉沉思片刻,说道:“如此看来,我们可在他们集结之时,主动出击。只是海上作战,我军战船的速度和灵活性恐不及倭寇,还需想个法子。”
副将在一旁说道:“宝将军,戚将军,我们可否打造一些轻便快船,配备强弩火炮,以增加我军在海上的机动性和攻击力?”
戚靖海将军点头道:“此计可行。只是打造船只需要时间,而倭寇近期活动愈发频繁,恐怕等不及。”
贾宝玉目光坚定,说道:“时间紧迫,我们可对现有战船进行改造。同时,招募熟悉当地海域的渔民为向导,让他们协助我们掌握潮汐规律,找准时机出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