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消息,恰似一阵春风,迅速传遍了贾府的各个角落。且说贾政,此时正在书房中静静地翻阅典籍,听闻此讯,手中的书卷竟不由自主地滑落于地。他先是一愣,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随即满脸洋溢着喜色,双眼中光芒闪烁,仿佛两颗璀璨的星辰。他连连说道:“我贾家世代簪缨,累受皇恩,如今又出此才俊,实乃祖宗庇佑,上天眷顾啊!” 言罢,急忙整冠束带,双手微微颤抖着将帽子扶正,又仔细抚平衣袍褶皱,那动作急切而又庄重,似是要以最得体的姿态去迎接这份荣耀,旋即迈着大步,往那前厅而去。
贾琏与王熙凤正在房中商议家事,听闻这喜讯,二人皆是又惊又喜。贾琏身着藏青色长袍,腰间束着一条金色丝绦,显得格外精神。此刻,他激动得一个箭步,大步流星地跨出门去,口中高声喊道:“快去,吩咐府里的下人,速速张灯结彩,大摆宴席!咱们贾府可要好好庆贺一番!” 王熙凤一身大红绫罗裙,外罩五彩织锦披风,脸上脂粉未干,此刻亦是满脸堆笑,嘴角高高扬起,露出两个深深的酒窝。她转过身来,对着身旁的丫鬟们说道:“还愣着作甚,一个个的!赶紧把那压箱底的绸缎拿出来,仔细布置一番,可千万不能失了咱们贾府的体面!这等喜事,定要办得热热闹闹、风风光光的!”丫鬟们领命,如纷飞的蝴蝶,各自忙碌起来。
且说贾安的生母紫鹃,身着淡紫色衣衫,那衣衫剪裁得体,尽显温婉气质。头梳流云髻,髻上斜插一支碧玉簪,簪子在晨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此刻,她早已喜极而泣,泪水顺着脸颊滑落,打湿了衣衫。她双手合十,眼中满是晶莹的泪花,嘴唇微微颤抖,喃喃自语道:“我儿多年苦读,这一路的艰辛,只有为娘知晓。今日终得偿所愿,老天有眼,老天有眼呐!” 言罢,急忙迈着细碎的步子前往佛堂,每一步都似带着无尽的感恩,那步伐虽小,却坚定有力。她虔诚地燃香拜佛,香烟袅袅升腾,仿佛带着她的感恩之情,直达上苍。
不多时,但见贾府上下,已然张灯结彩,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那红灯笼高高挂起,于各处廊檐之下随风摇曳,灯笼上绣着精致的牡丹图案,红的似火,粉的如霞,寓意富贵吉祥。微风吹过,灯笼轻轻晃动,映得整个庭院红彤彤一片,恰似被那喜庆的氛围点燃。小厮们身着青色短打,腰间系着蓝色布带,如穿梭的燕子,往来忙碌。他们脚步匆匆,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有的忙着搬挪桌椅,有的忙着摆放杯盘,一举一动间透着喜悦。那桌椅皆为紫檀所制,质地坚硬,纹理精美;杯盘则是景德镇的官窑瓷器,洁白如玉,上面绘着精美的花纹,彰显着贾府的富贵。丫鬟们则精心挑选府中的古玩字画,将其一一陈列。那字画或是名家山水,笔墨之间尽显山川的雄伟壮丽;或是工笔花鸟,栩栩如生,仿佛呼之欲出。这些古玩字画为这喜庆的氛围更添几分雅致,使得贾府愈发显得格调高雅。
这边厢,贾安身穿一袭鲜亮的大红袍,袍身绣着金色蛟龙,那蛟龙张牙舞爪,栩栩如生,仿佛要腾空而起。头戴金花,骑着高头大马,缓缓游街示众。那马毛色光亮,四蹄矫健,行走间昂首挺胸,威风凛凛。街道两旁观者如堵,人群熙熙攘攘,百姓们纷纷交头接耳,赞叹之声不绝于耳。只听得一人说道:“瞧这贾家公子,真是气宇轩昂,不愧是高中解元之人呐!这等风采,日后必成大器!” 另一人附和道:“可不是嘛,贾家向来钟灵毓秀,人才辈出,这贾安公子日后前途定然不可限量!”贾安面带微笑,向众人微微点头示意,心中却深知,这只是人生的一个起点,未来的路还很长。
贾安回到贾府,亲友们早已齐聚一堂。贾母虽已仙逝,但她的画像高悬于正堂之上,仿若正微笑着俯瞰这一切,眼神中透着慈爱与欣慰。贾安先至祖宗牌位前,神色庄重,双膝跪地,磕了三个响头,心中默默道:“列祖列宗在上,孙儿今日高中解元,皆赖祖宗福泽庇佑,孙儿定当不忘祖训,光宗耀祖。” 而后,转身向贾政恭敬行礼,说道:“孙儿能有今日,全赖祖父平日的悉心教诲,以及家族的荫庇。孙儿定当铭记于心,不敢有忘。” 贾政笑意盈盈,轻抚胡须,眼中满是欣慰与期许,说道:“吾孙年少有为,实乃贾府之幸。望你日后秉持初心,勤勉奋进,为家族增光,为朝廷效力,莫负了这大好前程。”
此时,贾宝玉匆匆赶来,他身着宝蓝色锦袍,领口袖口绣着精致回纹,那回纹线条流畅,工艺精湛。头戴束发紫金冠,冠上明珠闪烁,光芒夺目。眼中满是慈爱与骄傲,快步走上前,轻轻拍了拍贾安的肩膀,说道:“安儿,你自幼聪慧,勤奋好学,今日高中解元,为父深感欣慰。你这一路的辛苦,终是没有白费。往后的路还长,万不可骄傲自满,仍需砥砺前行。” 贾安连忙躬身说道:“父亲教诲,孩儿定当牢记心间。” 贾宝玉心中感慨万千,想起贾安幼时牙牙学语便对诗书感兴趣,这些年看着他日夜苦读,如今终成大器,不禁眼眶微微湿润,那是欣慰与自豪交织的泪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